【1966年全家合影】

五、马斯洛理论

依据马斯洛关于需要层次理论,子女七岁之前,对父母形象产生相应的心灵感受是出于本能的两项低层次需要,也就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并通过这两项需要逐步感触、认识父母对自己生存、生活方面表现出的爱,体会到这是出自血缘亲情的一种骨肉之爱,也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灵感受中,知道最纯真的真善美。

子女从步入学校接受教育开始一直到进入成年期,这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复杂的背景下对父母的形象进行人格定位。这次人格定位,虽然同步于子女的生理与心理的发育过程,但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则转化成后三次高层次需要,也就是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子女就是通过这三项需要,也通过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社会经验,以及自己所认可的判断事物的标准,对父母的形象做出是非分辨、荣辱感悟和人生价值的界定。

因为来自于中国北方的那座紫荆关下、易水河畔的大盘石村,因此我的父亲就具备了河北农民的老实本分、艰苦卓绝的性格。因为家乡从抗战以来就是革命老区,父亲从小就投身革命,而且成为第一批南下干部,很自然的对党忠贞不二、对工作满腔热忱、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党内斗争,青年得志的父亲一夜之间变成了反革命,从法院院长变成了东山果园的马车夫,车轮从腿上碾过,也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文化大革命,被说成是“走资派”的父亲被批斗、被游街、被架飞机、被拳打脚踢,被关押,可是即便是内忧外患,父亲依然沉默的挺直腰板,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百折不饶是父亲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虽然出生在江汉平原的富饶之地,又是在那个叫“多宝湾”的地方,可是日寇的铁蹄使得幸福的一切都化为乌有。母亲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和母亲告别,离开家乡、颠沛流离,在四川南川县田家乡的马鞍山(文凤镇)的鲜家祠堂里的那所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七保育院从一个小丫头进入到少女时代。那段经历在以后的日子里塑造了一个人格完整、品行端正,艰苦朴素、韧劲十足、公正勤谦、奉公守法的母亲形象,很自然的会成为我们崇拜的偶像。

据说,作为儿女,都是站在既是亲情又超乎亲情的视角之上,对自己父母的言行举止、人生价值、社会奉献进行审视定位的,这中间不仅要经历一个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的复杂思维过程,也会根据进入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所接触的事物、所掌握的知识、所理解的情理,对自己的父母做出新的人格的定位。而这次理性认识的飞跃也就是儿女对自己初步的人格奠基逐渐成型,儿女未来对社会的责任、人生价值的取向、性格的塑造,都将从这次人格定位的基点上起程。

感谢我的父母,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正是因为有了父母对儿子的亲情与情理的教育,正是因为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父亲的坚如磐石、宁折不弯的精神,以及母亲展现出心胸豁达、始终如一的性格,就使得父母的言行成为了我成长的阳光雨露,就会发自内心地去效仿他们的言行,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而不是一个行为规范与社会公论相悖的家伙。所以,我相信那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不过直到父母全都离开了我,站在墓碑前向父母告别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什么了解自己的父母。虽然一直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六十年,虽然知道父母的生日、知道为父母庆生,也知道父母的兴趣爱好,可是对于父母的人生却依然了解甚少。我所知道的就只有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他们,对于他们的经历以及家庭情况、尤其是他们的青年时代,除了父母偶尔说出的只语片言,就是道听途说,而正因为如此,因为某种机遇,那复印的父母的五份干部履历表就正好满足了自己的这一遗憾,可谓大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