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拉多河全長2366千米,發源於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脈,最終匯入加利福尼亞灣的科特斯海。降雨量的減少和大約3000萬西部人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已經卷走了一些生命,現在科羅拉多三角洲經常會很乾燥。一些科學家警告稱,不斷變化的天氣模式和人類過度使用可能會讓這條河在50年內乾涸。攝影: FRANS LANTING

鮑威爾湖是美國第二大人工湖泊,水位隨着降雨量和融雪總量的變化而波動。21世紀頭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乾旱使其蓄水能力下降了近一半。但即使是在低水位,它的蓄水量也相當驚人,滿水時有2700萬英畝-英尺的水量。當格倫峽谷大壩第一次開始蓄積科羅拉多河的水流時,用了17年時間才把鮑威爾湖填滿。攝影:VINCENT LAFORET

自1966年以來,格倫峽谷大壩通過截流大量淤泥,極大地改變了科羅拉多河的生態系統。2008年的一項實驗將“高流動性”水從大壩中釋放出來,以模擬能移動淤泥、在大峽谷下游形成沙洲和海灘的自然洪水。這種模擬洪水的管理機制可能會重建科羅拉多的生態系統,但必須與大壩的電力損失保持平衡。攝影:VINCENT LAFORET

塔什干附近的錫爾河。這條河是北鹹海的源頭。北鹹海原爲鹹海的一部分,後因阿姆河和錫爾河的過度開發,鹹海水位急劇降低,進而形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由於南鹹海不斷萎縮,又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自從修建水壩後,北鹹海的水位出現了急劇增長。 攝影:CAROLYN DRAKE, PANOS PICTURES

河流及其支流是地球的靜脈,河流也是人類文明的命脈。河流將水輸送到溼地、湖泊等,也向城市、農場和工廠提供水。圖:乾涸的科羅拉多河三角洲遍佈美麗的卷鬚狀突起。攝影:PETER MCBRID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但是河流也常常是工業污染和城市污染排放的終點。當下雨時,居民區和農田等地方的化肥和動物糞便會被衝進當地的小溪、河流和其他水體中。圖:米克附近拍攝到的科羅拉多河水庫和田地的鳥瞰圖。攝影:PETER MCBRID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全世界勞動大軍中有四分之三的工作崗位要依賴水源。農業、漁業、能源、交通——如果這些產業的水源乾枯,生計也將無法維持。圖:格蘭德河和阿羅約·聖·卡洛斯河的交匯處,綠藻佔領了河道,爲河流增添了一抹色彩。攝影:JACK W. DYKINGA,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數千年來, 在人類的興衰成敗和文明的起起伏伏中,水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對水資源的掌控,人類創造和發展了文明。圖:墨累河河口,河中有疏浚器以確保航道暢通。攝影:AMY TOENSING,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