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了許久的微盟集團(HK:02013)在7月10日迎來了下跌,且呈連續下跌態勢,中國SaaS股微盟漲到極限了嗎?

由微盟的股價增長曲線,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6月20日左右,微盟股價明顯下跌。彼時有分析人士指出,微盟股價的跳水,與微信將上線微信小商店功能有關。

不過根據第三方平臺天眼查顯示,6月22日天津好士多多化妝品起訴上海微盟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侵權案件開審,也不排除這一方面的影響。

而近期,微信動作頻繁。微信公衆號重新上線“點贊”按鈕,開始內測公開標籤功能,安卓區內測小程序可分享到朋友圈功能,推出社交電商小鵝拼拼小程序,內測微信小商店等。先不論這次股價下跌是否與微信近期的動作有關,單看最近微信功能的持續更新,就可以看出騰訊對微信生態越來越重視。

當騰訊自己開始開發微信生態,發揮微信的商業價值時,微盟這個建立在微信基礎上的“開發商”還有“錢路”嗎?

騰訊帝國中的微盟“開發商”

討論微盟未來的“錢路”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微盟是如何在騰訊打造微信生態的過程中做“開發商”的。

微信這款APP可以說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2018年,微信用戶數突破10億。據艾瑞數據顯示,2020年5月,微信月度獨立設備數11.4億臺,穩居app排名第一位。

關於互聯網價值有一條Reed定律,定律認爲網絡的價值隨聯網人數呈指數級(2^N)增加。根據這條定律,擁有巨大流量池的微信擁有無限的商業價值。

騰訊推出微信產品時,微信只是一款IM(即時通訊)工具,具備簡單的社交屬性。2013年8月,騰訊在微信上線了支付功能,並將微信公衆號分爲企業號和訂閱號,爲企業、個人提供內容創作、合作推廣平臺,這是微信商業化的初始嘗試。

後來,騰訊增添零錢通、九宮格、視頻號、小程序等,通過高頻的即時通訊服務帶動內容、金融、電影票、購物等,逐步形成微信特有的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2016年開始內測的微信小程序。佔用內存小、用完即走、不用下載安裝等特點受用戶青睞,於2017年正式上線。基於微信龐大的流量池,到2019年,日活用戶達到3.3億,GMV達到8000億,同比增長160%。2020年一季度,微信小程序日活快速突破4億。微信小程序這一新事物的推出,讓微信生態的商業化又提高了一個維度。

在微信商業化嘗試的2013年,微盟集團在上海成立。早期業務主要是針對微信公衆號提供營銷推廣服務,後來隨着微信生態的健全,逐步建立起“精準營銷+SaaS服務”的產品體系。

微盟的精準營銷是運用先進的在線營銷數據技術和豐富多樣的營銷內容將廣告主的需求精準投放在適合的地方,使營銷收益最大化,早期依託微信,後來發展到QQ、騰訊新聞、百度、頭條、知乎等流量平臺。

而SaaS服務產品則是建立在微信公衆號和小程序的基礎上,輔以商業雲、營銷雲、銷售雲、服務雲,在雲端上構建一套生態體系,爲商戶的大部分需求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

微盟憑藉兩大產品在微信生態中拓金,其實就是抓住了微信生態建設過程中引發的需求:

(1)內容(微信公衆號)引出的營銷推廣需求;

(2)企業對的私域流量需求(企業號、小程序);

(3)傳統企業對數字化的科技需求。

當然這些需求也離不開時代的變遷,回顧微盟發展這7年,恰恰經歷了這幾大時代浪潮。

(1)流量邏輯轉變

移動互聯網下半場,人口紅利消失。互聯網的流量邏輯從上半場單純的以流量爲王,開始轉變爲流量質量大於流量數量,場景大於流量,留存大於拉新的新邏輯。

(2)去中心化時代的悄然來臨

傳統中心化平臺,例如淘寶、美團,商家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運營自己的私域流量轉向去中心化平臺成爲企業下一階段的目標。

(3)數字化新基建浪潮

在2015年,政府提出“互聯網+”計劃,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結合進行的如火如荼。數字化、新基建呼聲近兩年越來越高。到了今年,線下實體經濟受到衝擊,線上價值凸顯,傳統中小企業逐漸開始轉向線上。

微盟順應時代趨勢,抓住微信生態建設過程中衍生的需求,才得以在騰訊建立的帝國中做起“開發商”的角色,幫助騰訊開發那些微信生態中的商業價值。但當騰訊的思維開始轉變時,微盟還能在微信生態中繼續撈金嗎?

開建“公租房”背後帝國思維的轉變與“開發商”的焦慮

從微信內測小程序可分享到朋友圈,開通微信小商店,騰訊直播免費開放,我們可以發現,騰訊正在將微信生態商業化的進程加快,微盟這類的“開發商”必定受到衝擊。

尤其是微信7月14日正式上線的“微信小商店”的功能,完全就是騰訊自建的“公租房”。

根據《微信小商店開店須知》介紹,微信小商店是小程序團隊打造的SaaS建店工具,無需開發,免費開店,幫助商家快速生成小程序。雖然現階段上線的功能都是基礎功能,僅僅滿足一個小店的基本運營和管理,但微信團隊表示,後續會有更多基礎能力、運營助力計劃,幫助商家在微信內發展電商業務,同時也會引入服務商一起進行能力和服務升級。

簡單來說就是,我現在建的房子小,不過以後會變大,你要是不放心我的建房質量,我可以喊別人(微盟、有贊類的第三方服務商)來幫忙。

7月10日微信宣佈下線微信小店,這個功能是幫助一些公衆號、個人在微信上開店。之前由於功能過於基礎且微信的社交屬性強,社交流量向電商流量轉化不足,所以並沒有實現騰訊的電商夢。

不過上文提到,時代變換,去中心化、私域流量、新基建等越來越熱,微信小程序的電商屬性越來越高,而騰訊此時回頭發現這塊利益,被微盟、有贊佔着,騰訊會甘心把這些利益交給他們嗎?

我們可以通過近些年騰訊思維的變化來判斷騰訊對微盟們的態度。

對內,騰訊對微信生態把控趨嚴。去年618前,封禁第三方管理軟件虎贊,今年又封殺兩家羣控軟件WeTool和聚客通。維護微信生態的同時,爲騰訊官方的SaaS辦公產品讓路。

對外,騰訊和頭條、阿里激戰正酣。上線多款短視頻app,並在微信中增加視頻號對標抖音;上線小鵝拼拼小程序、微信小商店,不想放棄電商夢。

同時騰訊開始炒熱私域流量、去中心化,從淘寶、抖音這類中心化平臺,搶佔它們的公域流量。11億流量池,外加具備社交屬性,騰訊憑藉微信內容+社交+電商的組合拳,開始正面迎擊阿里、頭條。

外部競爭加劇讓騰訊心中的弦越繃越緊,騰訊正在加速開發微信生態的商業價值,整合自己的業務,保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競爭邏輯上,騰訊一直奉行的就是做不了的就投,做得了的就做。短視頻領域快手、電商平臺京東、拼多多,這些都是騰訊在自己不太擅長的行業投資的企業。聊天寶、米聊等社交應用,剛上線就被騰訊打壓,這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騰訊的做法。

還有比較特殊的,就是之前不怎麼擅長,但比較重要,後來經過發展也還可以,就通過買買買把其他企業收編。比如閱文集團整合的各個網文企業,騰訊音樂收編的酷我、酷狗,以及現在正在撮合的企鵝電競、鬥魚、虎牙合併。

按照這種競爭邏輯,雖然騰訊早期可能會與微盟合作,補充微信小商店的營銷、會員體系,但隨着微信小商店的發展,騰訊留給微盟的利潤空間會越來越小,甚至有可能自己做官方的營銷、會員工具,滿足大企業商戶的需求,拋棄微盟。

畢竟這種事情在商業合作中常有。比如華爲在麒麟970/980兩代芯片上,採用了AI獨角獸公司寒武紀的AI處理器,在華爲自研的AI處理器可以擔當大任時,就不再與寒武紀合作了。

而且微信小商店有騰訊的企業背書,而微盟因爲此前的“刪庫事件”已經喪失了許多商家的信任。

“刪庫事件”發生後,已經有一些商家如百草味、茵曼等轉移至其它平臺。當然也有部分商家習慣了微盟的界面,且在微盟留有數據,不過倘若市面上出現一款騰訊這樣級別的公司做的針對商家的SaaS服務軟件,相信會吸引很多商家。

雙核驅動?雙核拉扯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們已經提到微盟的產品體系就是“精準營銷+SaaS服務”,這也是微盟營收的兩大主要來源。2019年微盟財報,精準營銷業務收入達9.3億元人民幣,SaaS產品收入5.07億元。但隨着時間發展,雙核驅動的利潤增長點都有可能成爲拉扯點。

微盟的精準營銷業務其實就是廣告與資源的買與賣,主要收入就是流量平臺的返點佣金。微盟主要從事的廣告推廣是在微信體系內,此外還有QQ、騰訊新聞、百度、知乎等流量平臺的精準營銷服務。不過這些廣告的媒介大多是資訊類、搜索類、社交類,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電商類廣告在所有互聯網媒介廣告類型中,市場份額分佈最高,且持續上升,而微盟主要針對的資訊類、搜索類廣告市場份額持續下降。

這與廣告時代變遷有關,微盟的精準營銷廣告主要是展示類廣告,轉化鏈路長,實際效果比不上效果類廣告。

微盟的SaaS產品技術壁壘不高,除了今年3月發生的“刪庫事件”,微盟本身在SaaS產品的研發投入也不高。2019年財報顯示,SaaS產品研發投入佔總收入比重只有6.88%,對比美國SaaS企業Shopify20%左右、Salesforce14%-15%左右的研發投入佔比,微盟的研發投入還是太少了,並沒有構建起自己技術的護城河。

中國SaaS領域尚處在增量市場,增量市場的競爭邏輯是用戶體驗60分就發佈,快速佔領市場。微盟憑藉增量市場的競爭邏輯搶佔SaaS領域市場本身沒問題,但也應該注意到流量邏輯的改變。現階段流量不應該只被當作數據,而應當看作一個真實的用戶。抓住用戶體驗纔是一個企業價值持續增加的長遠邏輯。

但微盟並沒有注意這一點,在國內電商投訴平臺電訴寶上,有“刪庫事件”受影響的小商家維權,有退款、售後、貨不對板問題,用戶滿意度爲2,評級爲不建議下單。

微盟的用戶體驗下降,但SaaS領域不只微盟一家。老對手有贊虎視眈眈,近期騰訊又推出“微信小商店”功能。在騰訊開始改善基建,開發官方SaaS工具時,不注重技術研發與用戶體驗的微盟,再發展下去可能成爲“螺絲刀工廠”。

廣告時代的悄然改變與SaaS領域巨頭開始制定新規則,以及忽視的用戶體驗,微盟的前路已然有這麼多問題。過於依賴騰訊的微盟,本質上就是在騰訊制定規則的帝國中撈點油水的“開發商”,騰訊僅僅是上線個“小商店”,微盟的利益就會收窄,倘若騰訊下定決心改變微信生態中的SaaS格局,微盟的“錢路”又在哪呢?

財經自媒體“藍莓財經”,訂閱號:藍莓財經,個人微信號:18500928579,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