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疫物資出口還能火多久?口罩出口或遇冷,醫療器材進入平穩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6月份,我國進出口數據亮眼,雙雙實現正增長。而上半年的數據顯示,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71萬億元,下降3%;進口6.53萬億元,下降3.3%。

防疫物資出口,成爲提振外貿的重要一環。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32.4%,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3.6%、46.4%。

不過,目前看來,防疫物資對出口的帶動,將逐步迴歸到正常水平。

“口罩經濟”遇冷

今年7月,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浙江省委員會網站上,發佈了一條《近期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形勢和風險展望 》的文章,提出由於海外市場對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需求緊迫,帶動我國口罩出口。據海關數據顯示,1-4月,我國口罩出口累計額88.55億美元,約佔同期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對全球出口總額的23.7%,推動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額持續上升,並且自3月起,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比重多年來首次超過服裝及衣着附件。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的出口數據,在前幾個月確實經歷了“三級跳”。今年3月份,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的出口金額爲89.22億美元。這一數據到了4月份,快速上升至146.21億美元。5月份,該數據爲206.49億美元。

然而,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的出口額,進入6月份卻出現環比大幅下跌,單月爲161.57億美元,環比下跌超過20%。從疫情之前的數據來看,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的單月出口額在150億美元以上,仍然爲相當高的數據,但是卻已經出現拐點,顯示出“口罩行情”走低。

一位從事口罩業務出口的外貿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現在他們公司仍然保持較爲穩定的訂單生產,但是確實不再像前幾個月一樣,工廠在滿負荷高速運轉了。

第一創業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6月的出口反彈不依靠防疫物資。從商品分類來看,前期疫情相關的商品支撐減弱,伴隨着海外復工其它類別的商品全面回暖。6月環比季調後的出口增速爲6.6%,上月爲8.8%;而如果剔除疫情相關用品後,則6月環比增速爲8.9%,上月爲4.3%。

下半年出口重點轉向何方?

不僅僅是口罩。防疫物資中的重要一項,醫療儀器及器械的出口增速也進入平穩期。數據顯示,醫療儀器及器械在3月份出口額爲10.68億美元,4月份出口額爲15.09億元,5月份的出口額爲20.76億元,每個月的環比增長都在30%以上。快速增長的出口額,推動一些公司的業績出現大幅上升。國金證券認爲,大族激光第二季度業績翻倍增長主要系PCB訂單大幅增長、公司推出的口罩機產品熱銷。

但是步入6月份,醫療儀器及器械的出口額爲21.38億元,進入增長的平穩期。

興業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6月份防疫產品(包括醫藥材與藥品、紡織原料、醫療儀器與器械)環比增速由前期41.3%大幅降至-21.8%,同比增速由前期75.8%降至54.0%,對出口同比拉動由前期5.1%降至3.3%。當前疫情已經肆虐全球、海外防疫需求逐漸趨穩;國內外經濟逐漸走出復工復產錯位期,海外生產能力也在恢復;海外防疫需求整體趨穩。

或許下半年,我國出口的“接力棒”將向普通消費品轉移。興業證券認爲,6月份,機電產品出口環比、同比均上升,對出口同比拉動由前期-1.8%轉正爲0.4%;服裝及衣着附件出口環比大幅增加44.6%,同比由前期-26.9%回升至-10.2%,對出口同比由前期拖累1.53%轉爲拉動0.69%,海外生產生活需求恢復良好。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我國生產的生活必須品性價比較高,在海外遭受疫情衝擊,不少人士收入受到影響的背景下,我國在普通消費品上的出口在未來有望表現搶眼。(作者:陳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