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雲攝

馬青雲攝

縱觀近期的電視綜藝節目,東方衛視的“老大來了”無疑是“太難了”,這檔綜藝節目已經播出兩次,但嘉賓數量明顯不足,網絡話題的程度也非常罕見,就連節目反映的收視率也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

根據CSM的實時收視率數據圖,東方衛視《老大來了》這檔職場綜藝節目的收視率確實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第二期節目推出時,實時收視率最高,但後來,收視率開始逐漸下降,顯然,觀衆流失非常明顯,節目沒有爲觀衆提供更多的收視點,也缺乏很強的觀衆保留力。

根據實時數據圖表顯示,過去一週東方衛視這段時間的平均收視率穩定在0.309%左右,而在週六晚黃金收視時段,《老大來了》只能提供0.1979%左右的收視率,這明顯低於正常的非週末黃金時段,”《老大來了》衛星電視播出期,觀衆保留率高,供不應求。

更讓《老大來了》尷尬的是,衛視熱播的綜藝節目缺少一個更受歡迎的網絡播出平臺,當有觀衆詢問綜藝節目官方媒體賬號下的播出平臺時,官方只能給出東方衛視的新聞客戶端,在二級頁面上可以找到該綜藝節目的網絡收視入口。

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大正版視頻平臺,都沒有向這場全新的職場綜藝節目拋出橄欖枝,只能在東方衛視自己的新聞網絡平臺上播出,也可能解釋了“老大來了”的尷尬局面,不少網友抱怨說,不能爲這個綜藝節目選擇一個受歡迎的平臺?更有網友開玩笑說:現在是2020年,而綜藝節目只在電視上播出,沒有網絡版的累心。

其實,真正心煩的不是網友觀衆,而是“老闆來了”本身,收視率數據表現不好,網絡收視率隱蔽性很深,無法通過一個比較通用的公共平臺與觀衆見面,網絡上形成的話題程度自然也比較有限。

對於節目本身,也有一些苦澀的味道,老闆來了,請邀請三位經理,一位是鄒世明,一位是李丹,另一位是一家招聘公司的老闆,顯然,這三位明星不足以滿足週末黃金時段電視觀衆的需求,只有李丹能爲節目提供一些收視點。

在座位不足的前提下,節目本身的看點相對有限,這是一個爲老闆找工作的嘉賓的職業秀,然而,在三位老闆的短片中,他們並沒有真實呈現老闆的工作狀態,所以呈現的時段非常有限,老闆們更願意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現給觀衆,而土家族的客人們更願意對自己溫和的狀態和一些“吹牛”的模特兒提出抱怨。

第二期,只有李丹表達了一些感情,在本期節目中,李丹向公司的編劇們公佈了新的工資考覈標準,並開始按現收現付,以多勞多得的方式,而這種模式,也遭遇了作家們的無聲抗議,李達出現在作家中間,但沒有人注意到他,這一幕一度讓人尷尬,這也許是《老大來了》中最真實的一幕。

李丹不得不感嘆,他的脫口秀公司在中國沒有參考標準,許多考覈和薪水問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然而,他的公司的演員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打磨市場,僅僅過了兩三年,他們就需要被拉出來匆匆參加會議,回首德雲社,李丹不得不感嘆,老郭所在的公司只是那些線下磨了十多年的員工,才能夠登上節目的舞臺,當然,他的產品質量很高。

李達的情感是真實的,但他的情感缺乏關注,對於週末的綜藝節目觀衆來說,我們已經熟悉了職場,再也不能熟悉了,誰在乎其他公司的困境?”《老大來了》的定位比較尷尬,收視率也不理想,而網絡播出平臺又缺乏頻道,我只能說老闆來了,太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