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郭德綱很多人應該是很熟悉的一個相聲演員了。

如今的郭德綱可以說是一個相聲大家。

郭德綱

這一點也不是誇張,他有這個實力,看過郭德綱和于謙相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他們的功底。

郭德綱7歲就開始學藝了,這應該算是他的飯碗,他讓一個不景氣的相聲到如今這麼火的藝術,郭德綱付出了很多,但是也收穫了很多。“相聲人”爲何抵制郭德綱?

引用郭德綱的一句話那就是“在郭德綱沒有出現之前,相聲可以活的更好,自從郭德綱出現,這碗飯算是端不住了”!

當年的相聲還是那種傳統的相聲,我們總是說藝術是需要打破常規的,不斷地推陳出新,但是在很多人看來在90年代和2000年初的時候相聲基本上還是以前老先生的那些段子。雖然很多人也是有相聲人的稱號,但是貢獻卻很小。

可能他們早已靠着門徒的關係獲得了一些知名度,不需要爲喫飯發愁,但是郭德綱不一樣,他熱愛相聲,但是他也要生活,只有不斷的努力,才能解決自己的困境。

於是乎在這樣的環境下,郭德綱出來了,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要知道新生事物出現,老事物必被淘汰,於是讓郭德綱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畢竟一塊蛋糕就那麼大,剛好夠喫,突然多出一個人,原本的就不夠分了,怎麼辦呢?把他踢走大家就都有的喫。有你沒我,有我沒你!

在2003年的時候郭德綱的德雲社漸漸地火起來了,聽相聲的人也多了,小劇場模式因此打開了,郭德綱受益匪淺,但是卻遭到了嫉妒,從那個時候開始相聲分成了所謂的“主流相聲”和“非主流相聲”。

但是觀衆還是慧眼識珠的,知道所謂的實力,並不是一味的吹捧,郭德綱可以說是真正切切的地上走出來的藝人,很是接地氣,知道大衆的口味和喜好,所有的段子都是圍繞這個而來。

再看看如今的郭德綱已經是桃李滿天下,每次的相聲專場都是堪比明星的演唱會。

在郭德綱這麼些年的發展中,要感謝的人很多,一個是同行,激發了他的動力,還有一個就是于謙,堪稱金牌輔助,雖然大部分段子都是圍繞于謙而來,但是笑點永遠都在郭德綱身上,如果沒有于謙的甘願付出,郭德綱很難出類拔萃,畢竟成名有時候需要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郭德綱

結語:

雖然現在郭德綱和同行之間的恩怨還是很深,一直沒有和解,用他的話說他促進了相聲的團結,很多人都一致針對他,但是不管如何,那些個所謂的主流相聲表面上看不上郭德綱,但是內心上面還是很羨慕郭德綱的。

畢竟對於相聲藝人來說觀衆纔是真正的衣食父母,他們最大的價值就是站在臺上說相聲,這是最開心的事情了,但是如今好像都沒有什麼業務了,只能看着郭德綱越來越好,也有很多相聲人靠攏了郭德綱,這不是所謂的低頭,這是識時務者爲俊傑。

可能當年你看不起我,但是如今我成了龍了。

至於說郭德綱當年爲何會受到那麼多“相聲人”的抵制?這都是過去式了,回頭來看,郭德綱應該是感恩的心態,因爲他們成就了現在的郭德綱和現在的德雲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