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所有的城市當中,能夠冠以“大”字開頭的就兩座城市,一座是十里洋場的大上海,現爲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另外一座城市則是有着大江大湖之稱的大武漢了。在全國來說比武漢要大的城市還有很多,就像重慶,哈爾濱,成都等等這些城市可能都要比武漢大很多,可爲什麼就武漢還會被稱爲大武漢呢?

武漢總轄區面積8494平方公里,有八個香港大,四個深圳大,比魔都大上海還要大,但是現在城市論大小還要看一個非常重要指標,那就是建城區面積。建成區面積就是行政區域內已經大片開發,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設施基本具備的非農業生產建設區域所以武漢的建城區面積在全國排第五沒有進入前三。

不過武漢的大並不是建成區面積上的大,而是跟武漢的歷史有一定的關係,晚清時期,張之洞在武漢修建鐵路,創辦兵工廠,開設學堂,所以武漢一躍成爲僅次於上海的大都市,而大武漢的理念在那時候基本形成。民國十六年,漢口,武昌,漢陽三鎮合一,武漢這個城市的面字寫在了歷史的舞臺上。武漢三鎮的合併,使得武漢一躍成爲華中地區最繁華的城市,是我國經濟貿易的中心,曾有着貨到漢口活的一個美譽,曾經在經濟總量上面僅次於京滬津三個直轄市成爲了中國真正的第四城。所以武漢之所以被稱爲大武漢,並不是城區面積,而是歷史給予的。

對於很多武漢人來說,武漢的大,莫過於走到哪裏都可以算得上是武漢的市中心,而武漢卻是一座沒有市中心的城市。初來武漢的人以爲光谷是武漢的中心,在武漢呆了一小段時間之後才發現,街道口,徐東,江漢路,楚河漢街,王家灣,中南等商圈已經多得找不着了。所以哪裏是武漢城市的核心,誰也說不出。

武漢一共有十三個行政區,各個區和各個區之間雖然很友好,但也不是很熟,你問二七橫路怎麼走,住武昌的人大部分都不知道,就算是漢口的十有八九也不清楚,畢竟二七橫路,二七小路,二七側路足以把人繞暈。而像武漢這樣的地名到處都是。在武漢有着這樣的說法“剛來武漢的時候,武漢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過了一段時間就變成了武漢那麼大,沒事別瞎轉”。所以武漢的中心到底是哪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