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公佈了《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其中要求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進一步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進線上預約檢查檢驗。另據券商草根調研數據顯示,6月份醫療IT訂單環比進一步回升。

互聯網醫療的出現,讓我們無需東奔西走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購買到醫療物品。目前,不少互聯網巨頭已經搶先佈局互聯網醫療。

阿里在6年前就將大健康領域交給了阿里健康;百度2015年成立移動醫療事業部;騰訊幾乎投遍了現有的互聯網醫療獨角獸;美團自2018年起從醫美切入消費醫療;2018年10月拼多多上線醫藥健康板塊;京東集團也在去年宣佈正式成立京東健康,成爲京東集團打造的第三隻巨型獨角獸。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另一方面,醫保在線支付接入的政策放鬆,大幅增加了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市場空間。

2月28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3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強調將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範圍,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

百瑞贏證券諮詢認爲,今年疫情期間,在儘量減少出門的背景下,互聯網在線問診急速升溫作用,爲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的在線問診平臺訪問人次達11.1億,APP 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APP 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同時,其自身也得到了快速發展,Analysys易觀分析預測稱,在疫情催化下,2020年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960.9億元,全年增速預計超過2014年的59.3%,達到63.7%。隨着互聯網醫療的滲透率和用戶規模暴增,未來互聯網醫療的前景樂觀。

圖片來源攝圖網

A股佈局在線醫療的上市公司中:

衛寧健康:公司作爲醫療信息化龍頭企業,傳統業務在電子病歷、數據互連互通、醫保支付變革等政策驅動下保持較 快速發展。而新冠疫情已加速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成熟,公司創新業務迎來高景氣,收穫期有望到來。同時,公司繼續推進“4+1”(雲醫、雲康、雲藥、雲險及創新服務平臺)戰略,此次疫情更是推動了公司的互聯網+ 醫療健康創新業務尤其是雲醫業務的加速發展。

榮科科技:通過近年來在智慧醫療領域深度佈局,榮科科技的產品線已涵蓋了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完整流程。目前榮科的產品囊括了醫院門急診、重症科室管理、手術麻醉管理、數字病房、信息集成平臺、DRGs應用等多個領域,覆蓋了醫院多科室精細化管理系統的搭建的全流程,可爲醫院提供完整、優質的信息化產品與服務。

創業慧康:公司是醫療信息化行業領軍企業之一,主業充分受益行 業景氣度以及集中度雙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在立足主業的同時, 公司以健康城市爲抓手積極切入互聯網醫療行業,逐步從醫療 IT 供應商向大健康產業“運營商”的轉型。

(作者:付新果 執業編號:A0840617080002)

免責聲明:江蘇百瑞贏所有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