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补齐工程短板 完善防洪体系”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汛前任务,请问,后续还有哪些建设任务?

刘建基

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按时完成了1643个项目的主汛期前既定建设任务。“既定建设任务”是指什么呢?根据行业规范和标准,大中型水利工程一个完整的建设周期,一般时间较长、竣工验收条件较多。为尽快消除防洪排涝风险隐患,印发《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主体工程完工”认定标准》,明确细化主汛期前节点任务目标,即水毁工程修复、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全部设计内容,河道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蓄滞洪区治理项目完成主体工程部分,目的是尽早发挥工程设计能力,保障区域防洪排涝安全。因此,一是,完成主体工程部分的项目,要进行附属工程、配套工程部分的建设;二是,按照实施方案,年底前有8座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项目要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三是,32处抗旱调蓄水源工程年内要开工建设;四是,按照国家部署要求,要加快实施重大区域防洪除涝工程建设;五是,按照实施方案,要加快推进计划“十四五”期间实施的67条重要河道(段)治理、40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抗旱调蓄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认真履行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职责,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工作统筹,强化要素保障,努力破解瓶颈制约,确保实施方案确定的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人民网记者: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从去年汛期开始谋划到今年主汛期前完成任务,可以说时间特别紧,再加上疫情、经济下行影响,请问,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祖利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从去年8月“利奇马”台风后就开始谋划,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进行研究部署。为高质量编制实施方案,省水利厅先期派出8个工作组对全省16市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工程损毁情况,建立项目台账,在此基础上,组织16市业务骨干现场办公,反复研究讨论,多次征求意见修改完善,保证了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前期工作过程中,省各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简化审批程序,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643个项目初设代可研等前期工作。

进入实施阶段后,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克难攻坚,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始终以战时状态,采取“四化”工作法,督进度、抓质量、保安全,全速推进工程建设。一是督导推进闭环化。实施“1357”督导推进工作机制,将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与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整合为1个专班办公室,设立综合督导、协调推进、建设(质量安全)管理3个专班,建立定期调度通报、问题会商研判、决策落实督导、信息快速传递、告知约谈警示5项推进机制,成立7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分片指导组,实施全覆盖、无缝隙巡查指导。采取“一线工作法”,调集100余名业务骨干下沉工地驻点盯靠,对排涝泵站、中型水库和大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等重点项目,实行包干到人、一包到底,对施工关键工序现场24小时旁站监督,督促建设单位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同时加快建设进度。各市县也分别建立对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省市县上下贯通、压力传导环环紧扣的闭环式督导推进机制,确保了工程建设任务有效落实落地。

二是制度体系链条化。先后制定实施《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管理办法》《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办法》等20余项制度规定,形成从项目招标投标、合同管理、施工质量与安全监督、各类问题反映与处置、现场督导与服务、疫情防控管理、考核奖惩措施等全链条制度体系,为工程建设监管提供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制度遵循和工作标准。

三是问题解决高效化。建立问题反映“直通车”,将问题反映层级由4个层级压减为2级,项目法人、施工和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可通过电话、邮箱、视频连线等方式,直接反映到专班办公室,实施一对一、点到点服务。专班办公室每周一集中会商研判,梳理研究解决工程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逐个研究解决路径办法,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责任落实到具体人,任务落实到具体事。对制约工程建设的重要难题,专班办公室负责人亲自靠上协调,直至解决到位。累计解决施工人员机械进场难、工地防疫物资短缺、与复航工程交叉施工、土方调运道路不畅等施工困难500余个,为工程建设高速推进、质量与安全切实可控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四是问责激励双向化。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重点水利工程信息调度平台,精准掌握重点项目实时进度,同时利用无人机空中巡查和人工现场核查等手段,不定期核实工程建设真实进度。对工程建设滞后的,挂红黄牌督办,采取现场督促、书面告知、重点约谈等方式,有效传导工作压力。坚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与工程建设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奖罚措施并严格考核兑现,组织开展“争进度、赛质量、比担当”六比六促劳动竞赛,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掀起“大干水利”的建设热潮,保证了高质量如期完成既定工程建设任务。

中宏网记者:省委、省政府把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作为“头号”重点水利工程,请介绍一下治理的成效。

赵延凤

小清河是鲁中地区的重要行洪排涝河道,流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5市12县(市、区),全长229公里,流域面积10433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15,人口占1/10,经济总量占1/7。小清河因航运需要人工开挖形成,行洪能力先天不足,受“温比亚”“利奇马”台风影响,连续两年发生较大洪水,给局部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省委、省政府把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作为重点水利工程的“头号”工程,流域内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的部署要求,统筹规划干支流、分洪道、蓄滞洪区和水库,与复航工程同步实施。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共投资182亿元,其中干流及分洪道83.39亿元,目前,共完成扩挖河道455.63公里,堤防加固632.69公里,新建改建维修建筑物918座。在省专班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科学调度,统筹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通过数万名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今年主汛期前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节点任务目标。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扩挖、堤防加固、主要控制建筑物、蓄滞洪区治理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复航工程完成了航道干挖、疏浚的阶段性目标。

单就防洪方面的治理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防洪标准全面提升。小清河干流及分洪道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其中济南市区段达到100年一遇标准;主要支流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重要河段达到50年一遇。二是干流和分洪道过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分洪道入口段防洪流量由1100立方米/秒提高到1800立方米/秒;其中分洪道分洪流量由900立方米/秒提高到1300立方米/秒,可以有效改善过去干流中下游段高水位、小流量的局面;三是低洼易涝区域排水能力明显改善。在干流沿线地势低洼地段新建11座排涝泵站,增加强排能力164立方米/秒;四是沿线湖泊、蓄滞洪区调蓄作用得到加强。治理后沿线湖泊、蓄滞洪区蓄水量达到12800万方,比治理前增加5454万方,大大提高洪水削峰错峰能力。

据预测,2020年我省汛期降雨偏多2成左右,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极端强降水。小清河工程仍属于在建工程,新的工程条件下,可能带来新的水情变化。我们将严阵以待,密切关注水情变化,按照防御洪水方案和在建工程应急度汛预案,加强巡防巡查。总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保证工程安全度汛,做到标准内洪水不溃堤,超标准洪水少损失,给全省人民交一份合格答卷。

大众日报记者:“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刚才也谈到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时间特别紧,请问在施工工期特别紧的情况下,工程质量如何保证的?

李永禄

在重点水利工程施工工期特别紧的情况下,我们按照“五统一”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真抓严管,强化监管。

一是抓标准统一。制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合同监督检查办法,把有关规定、规范、标准中易违反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整理成问题清单,共计1426条,为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二是抓保证体系。按照“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保证、政府监督”要求,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单位质量检查体系、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设计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政府部门质量监督体系,健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行为。运用省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系统,对参建单位主要人员进行在线实时考勤,每月对市、县(市、区)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线上考核,并将考勤、考核情况通报至各市、县(市区)政府,督促履职到位。

三是抓关键环节。严把进口关,强化对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对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等进行核查,不合格产品坚决清除出场。严把过程关,突出对堤防、混凝土、穿堤建筑物、新老堤结合部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严把验收关,对联合验收签证、分部工程验收结论进行核备或核定,对工程项目竣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核定工程验收质量结论。

四是抓监管能力。印发通知,对1643项省重点水利工程划分监督事权,明确监督职责、内容,逐一确定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实行“清单管理”。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公开招投标,在全国范围内择优选定三家技术能力强的监理单位,与厅监督处、建安中心等共同承担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驻点监督及省重点水利工程巡查监督工作。各有关市县均成立了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明确专、兼职监督工作人员300余人,切实履行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职责。

五是抓问题整改。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存在隐患的项目实施红黄牌警告,挂牌督办,有效传导工作压力。截至目前,共完成监督检查554次,发现问题8805个,完成实体检测57次,对发现的问题边查边改、即知即改。

六是抓责任追究。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及设计文件、问题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等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严重,依据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予以约谈或通报批评,强化压力传导。按有关规定对存在问题或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主体进行扣分处理,并在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和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各参建单位质量与安全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建设质量明显改善,未发生任何质量与安全责任事故。

齐鲁晚报记者:目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请问,在今年防汛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作为水利部门做了哪些具体准备工作?

刘建基

俗话讲“水火无情”、“洪水猛如兽”。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公共利益,防汛工作无小事。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年我省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汛期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成左右,局地暴雨洪涝可能多发。截至目前,全省平均降雨量336.2毫米,较常年偏多17%,较去年同期偏多93%。防汛形势严峻。坚持统筹谋划、全面部署、积极备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狠抓水毁修复。根据去年水利工程损毁情况,去年汛后启动实施了946处水毁工程修复,完成总投资6.4亿元。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抢抓汛前有利天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修复进度。所有水毁修复项目已于汛前全部完成,比既定完成时限提前1个月,恢复了工程设计防洪能力。

二是狠抓隐患排查。防洪隐患排查整改是确保工程安全度汛的关键。今年以来,先后组织41个工作组,对新老工程结合部、病险水库、病险涵闸、河道险工险段、阻水障碍等重点防洪薄弱环节开展了4轮次的大排查,共排查出风险隐患1621处,对这些风险隐患逐项督促整改到位。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7月上旬,再次组织8个暗访组,对全省度汛风险隐患进行再排查,对整改落实情况再核实。努力做到不漏一处隐患、不留一处死角,为安全度汛奠定工程基础。

三是狠抓预案演练。坚持打好主动仗,对全省28条重要河道逐一编制超标洪水防御预案,修订完善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1.18万件;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1.8万人次,组织“线上线下”培训3.5万人次;明确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员1.15万人。6月中旬,联合日照市政府开展了全省水旱灾害防御演练,选取大汶河、小清河、徒骇河、洙赵新河4条骨干河道,首次开展超标洪水防御调度演练,有效检验提升了防御洪水的实战能力。

四是狠抓工程调度。科学规范的工程调度是防汛减灾的重要手段。组织专家对跋山、岸堤等7座大型水库调度运用计划进行评审,并批复执行;对全省有防洪任务的197座大中型水库的汛限水位进行重新校核,修订《水库汛限水位监管办法》和《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运用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大中型水库防洪调度年度记录制度,对水库汛限水位进行“线上线下”监管,确保科学有效调度,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五是狠抓支撑保障。针对2019年防汛抢险专家力量不足的问题,调整充实了有抢险实战经验的专家,建立了3000余人的省市县乡四级专家队伍。组织部分专家到小清河、大汶河、沂河、沭河等重点流域进行现场调研,掌握第一手工程资料。结合实际编制了《水利工程抢险技术手册》,为防汛抢险提供技术参考。确保能够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

当前,我省已进入防汛关键时期。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立足水利部门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三项职责,坚决打赢防汛攻坚战,确保2020年安全度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