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回C位!64只醫藥股逆市創年內新高!分化中兩條核心主線凸顯(附表)

摘要 【重回C位!64只醫藥股逆市創年內新高!分化中兩條核心主線凸顯】近兩個交易日滬深兩市股指震盪回落,板塊個股分化明顯,儘管市場正在選擇下一步的運行方向,但是部分個股開始重塑預期蓄勢待漲,醫藥股就是其中之一。

近兩個交易日滬深兩市股指震盪回落,板塊個股分化明顯,儘管市場正在選擇下一步的運行方向,但是部分個股開始重塑預期蓄勢待漲,醫藥股就是其中之一。

7月15日,醫藥板塊成爲屈指可數的逆市上漲板塊,剔除年內上市次新股後,共有64只醫藥股股價創出年內新高,其中,冠昊生物、西藏藥業、金達威、復星醫藥、海南海藥等5只個股更是均以漲停價報收。

事實上,作爲中長期優質賽道上的種子選手,醫藥股今年上半年可謂風光無限,截至6月30日,板塊流通市值較年初增長1.48萬億元,而進入7月份,醫藥股漲速明顯放緩,期間漲幅跌出申萬一級行業前十名,令不少投資者大失所望。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表示,醫藥股在今年積累了巨大漲幅,總體估值偏高,短期看確實有回調壓力,但是在檢測、醫療服務等領域部分標的可能有超預期表現並帶來交易機會,總體而言,穩守現有核心資產或降低總體倉位或是更好選擇。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看到,醫藥股成爲今年的領漲行業,有疫情助推因素,也有醫藥股在經濟下行週期的防禦性因素。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醫藥股的分化比較嚴重,持續上漲以後估值已處於高位區間。中期看,如參與醫藥股的投資,要特別注重對個股的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當結構性特徵被進一步強化,醫藥股競爭優勢也愈發凸顯。補漲和中報兌現是核心主線,成爲近期積極看好醫藥股的券商們的一致共識。

萬聯證券分析師姚文指出,雖然醫藥板塊上半年漲幅明顯,但是其行業成長仍具有長期廣闊空間。短期建議關注前期受疫情影響股價相對滯漲、但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具備較高性價比的相關成長類個股,同時中報季即將來臨,建議關注中報業績保持較快增長;中長期仍堅定看好行業內部優質賽道,逢低佈局創新藥及研發產業鏈、受益於醫療新基建的創新醫療器械、以及醫療服務/消費領域優質個股。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7月15日,共有129家醫藥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或快報,業績預喜公司達到63家,佔比48.84%。從預告淨利潤最大變動幅度來看,28家醫藥公司有望實現上半年淨利潤同比翻番,其中,英科醫療、振德醫療、東方生物、達安基因等4家公司均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幅超10倍,分別爲,2864.10%、1588.89%、1294.10%、1222.03%。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64家股價創年內新高的醫藥公司中,有21家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16家,佔比76.19%。

堅定看好醫藥行業中長期優質賽道的林存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醫藥實現了消費性與剛需性的有機統一,同時得益於中國龐大人口基數與老齡化進程,中國醫藥產業有巨大市場。就目前而言中國醫藥產業尚不能完全滿足中國市場的存量需求,更遑論未來的增量需求,可以期待國內優質的醫藥企業長期穩定的成長。短期而言,部分醫藥核心資產市盈率偏高,但長期看這些優質企業市值仍有數倍成長空間。在未來,可以期待更多的千億元級、甚至萬億元級市值的中國醫藥企業產生。

表:16家中報預喜股價創年內新高公司一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