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手上长个小疙瘩,其实仔细看会发现那是“瘊子”。

长了“瘊子”的人因为瘙痒、影响形象等原因,总是想抠掉它,却发现越抠其数量越多。

还有种说法是瘊子其实分“公母”,只要把“母瘊子”去掉,其他的瘊子就自然掉了,这种说法靠谱吗?

瘊子并不少见,但是得了瘊子后手足无措的人很多见,那是因为不了解瘊子。今日,快医君就和你聊聊关于瘊子的那些事。

什么是“瘊子”

“瘊子”即“疣”,是因为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或黏膜引起的表皮赘生物。

大多数人对HPV病毒的了解,是其可以引发宫颈癌,其实能引发宫颈癌的是高危HPV病毒,另一部分低危HPV病毒会引发疣,比如HPV—1、2、4、7型低危病毒能引起寻常疣。

那HPV是怎么感染形成瘊子的呢?

当皮肤出现微小破损(最常见的是手部外伤或水中浸泡),你可能没有察觉,但HPV病毒会通过这些微小破损进入皮肤细胞内进行复制、增值、引起表皮增生出现良性赘生物,即疣。所以外伤或皮肤破损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孩子、老人)容易出现寻常疣。

“瘊子”有哪几种类型?

瘊子因为感染部位不同,表现性状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寻常疣

俗称刺猴,表面粗糙、易出血,皮损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灰褐色丘疹,好发于手指、手背、手掌。

2. 扁平疣

多发生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淡褐色或正常肤色,扁平隆起,数目多可呈串珠状排列,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3. 跖疣

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以足部压力点为多,皮损初为细小发亮的丘疹,渐渐增至黄豆大或更大,表面粗糙、边缘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可见小黑点、多有压痛。

4. 生殖器疣

又称尖锐湿疣,好发于生殖器及肛门附近,多经性接触传播,皮损黏膜表现为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在阴道、阴茎、肛周的生殖器疣可转化为鳞状细胞癌。

瘊子分“公母”吗?

民间有一种说法,如果身上长了一个瘊子,其旁边又长出几个小瘊子,那先长的那个就是“母瘊子”。只要将“母瘊子”除去,其他瘊子就会自然脱落。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瘊子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发病有先后之分,但没有“公母”之分。

感染后,病毒仅仅在表皮中,表皮和病毒处于和平共处状态。有时,在治疗一个瘊子后,其他瘊子会自愈,这是因为当一个疣体被切除后,皮肤损伤组织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物质,从而使其他疣体脱落,并不是治疗“母瘊子”的缘故。

得了瘊子怎么办?

疣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疣体,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因为此病毒驻存在皮肤黏膜的真皮乳头层(故称乳头瘤病毒),故以自我修复或局部治疗为主,可采取外用药物和物理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

1. 自我修复

有些人通过提高免疫力或者由于瘊子自我老化等原因,瘊子出现了自我消退的现象,这也是很多人短时间不去治疗瘊子的原因。

2. 药物治疗

有一些专门治疗瘊子的药膏,比如氟料嘧啶软膏等。这些软膏只要涂抹在瘊子的表面,就可以抑制瘊子的生长并且慢慢消退。不过药物治疗的速度比较慢,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3.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等治疗方式。

液氮冷冻治疗,这是一种危害最小也是现在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治疗皮损较小、数目比较少的瘊子。但是因为其只能破坏组织不能杀灭病毒,有时反复多次也没有清除干净。

激光相对清除率高些,但需要打麻药,也更容易留下疤痕。如果瘊子较大,可能会影响到人的容颜。

4. 手术治疗

有一些瘊子的面积比较大,而且长在比较显眼的地方,影响人的容颜。这种瘊子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注意预防瘊子复发!

瘊子很麻烦,主要在于传染和复发上面,所以即使治疗痊愈也不能掉以轻心,日常预防瘊子复发,要做到以下几点: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物品专人专用,特别是毛巾;卫生器具要经常消毒,避免使用患者的物品用具,防止交叉感染;对皮肤破损处要妥善处理,防止病毒乘虚而入;对已感染瘊子的人,不要搔抓,应及时就诊,对症治疗,避免自身传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病变;健康饮食、注意休息、形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