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小天使”,然而很多家長卻紛紛表示,隨着時間的慢慢增長,天使都變成了“小惡魔”。

家裏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寶貝,去洗澡啦!”

“我纔不去呢!”

“寶貝這個好不好喫?"

"哼,不好喫!"

我記得在一檔親子綜藝裏,王仁甫的女兒樂樂就出現過類似的場景。

很多寶媽寶爸都是初爲人父母,看着孩子慢慢長大,內心也是成就感滿滿。但是隨着時間的流淌,家長髮覺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自己說什麼孩子都會跟自己“對着幹”,而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安安靜靜的非常討人喜歡。

很多家長覺得,可能孩子長大了就沒事了。可是孩子是越長大越叛逆,老父親和老母親的心都要操碎了。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唱反調”很惹人討厭,覺得這是孩子在跟自己擡槓,挑戰自己的“權威”,其實,那些敢於和父母“唱反調”的孩子,比犯錯誤了只會默默低頭哭泣的孩子的思維要更加敏捷看待問題也會更加全面。在性格方面,這些孩子會更有主見,更加自信,也更有創新能力,因爲孩子與大人爭辯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開動腦筋,鍛鍊思維的過程。

孩子的叛逆期也分階段

叛逆期是指孩子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監護。他們不想父母把自己當小孩,什麼事情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爲了表現自己的"與衆不同",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父母說什麼,我偏偏不聽什麼。

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孩子處於叛逆期,會分爲三個階段:

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爲"寶寶叛逆期"。7-9歲,孩子第二個叛逆期,是"兒童叛逆期"。12-18歲,人生第三個叛逆期,是我們最常見的"青春叛逆期"。

民間有句俗話叫"七歲八歲討狗嫌。"這句話足以說明,小朋友到了叛逆期,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這時候的"幼兒叛逆期"是最讓父母頭疼的,孩子動不動就大哭大鬧,哄都哄不好。

家長做到這3點,輕鬆度過孩子的"幼兒叛逆期"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如果太“作”了,就得“鎮壓”他們,用大人的威嚴去鎮住孩子。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不但不會不聽家長的話,而且還會變本加厲。那麼,父母要怎麼去對待叛逆期中的孩子呢?

1.父母要注意跟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在小的時候,很喜歡和父母分享自己一整天的見聞,比如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中午喫了什麼好喫的。但是隨着孩子慢慢長大,很多事情都不願意和爸媽分享了。而且特別注重“隱私”。其實這是孩子希望爸爸媽媽能夠以成熟的眼光看待自己,不要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了。

這個時候,父母不要用長輩的身份來“打壓”孩子,一定要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父母可以主動和孩子溝通,比如:“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老師在課堂上教你什麼啦,你可以教教我嗎?”要注意,在溝通的時候,不要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去溝通,而是要跟孩子站在平等的高度,把孩子當成朋友。這樣不但孩子願意跟你交流,而且還能更多的瞭解孩子,這樣纔是有效的溝通。

2.給孩子定下規矩定規矩並不是給孩子下命令。比如,不寫完作業不準喫飯,或者不到週末不許看動畫片。在定規矩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商量溝通好,比如,晚上睡覺之前要刷牙。早上起來以後要聽聽英文歌。喫飯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等等。

或者睡前可以看一會動畫片,但是一定要跟孩子定好了時間。看半個小時就是半個小時。如果孩子哭鬧也不能心軟。否則孩子就會覺得,哭鬧能解決一切問題,哭一會爸媽就會妥協,從而養成壞習慣。

在規矩面前,家長還要教育孩子去遵守約定,這樣不僅能讓孩子乖乖聽話,還能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

3.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父母需要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舒緩他們的的情緒,當孩子情緒不穩定大哭大鬧的時候,父母不要“火上澆油”,要等孩子漸漸冷靜下來,再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父母可以平時給孩子看一些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讓孩子在故事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老話常說:3歲看老,所以說,孩子三歲左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最基本的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情緒表達、與人溝通的能力。

父母要早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爲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我家大寶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有一套《做最好的自己》孩子是非常喜歡的,全書一共有10冊, 畫面精美、內容孩子色彩鮮豔的插畫,在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當做是漫畫書,還們可以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的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10冊不過是39.8元平均一本不到4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

同樣都是花錢,我寧可把錢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值!

#育兒有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