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濟宏觀數據與企業感受存在溫差?官方這樣解釋

二季度我國經濟復甦好轉,但宏觀數據表現和企業感受還存在一定的溫差,對於下一步經濟能否繼續保持回升的勢頭還有不少擔心。

對此,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剛剛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宏觀數據反映的是經濟大盤運行的總體情況,微觀企業更多感受的是生產經營上的冷暖,由於所在行業不同、地域不同,對經濟走勢的認識難免存在分化,“我們工作的目標就是要繼續用好規模性政策,推動經濟運行及早恢復正常;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讓更多的市場主體能夠切實感受到經濟回升的暖意。”

受疫情影響,當前一些行業運行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有不少企業生產經營仍然存在較大困難,特別是一些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還面臨着很大的生存壓力。

嚴鵬程說,從宏觀層面看,疫情不僅已經對國民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而且仍然是影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經濟運行的最大不確定因素。由於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擴散蔓延,我“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將持續存在。

下一步要慎終如始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持續優化完善精準防控舉措,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針對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面臨的需求不足和外部環境趨緊等問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疫後恢復緩慢和生產經營壓力較大等問題,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抓好政策對沖,重點是加強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強化政策實施效果評估,確保宏觀政策取向保持穩定,已出臺的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同時,密切跟蹤分析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變化,聚焦“六穩”“六保”,加強政策預研儲備,做到有備無患,確保一旦有需要,能夠迅速出手、及時出臺,千方百計鞏固經濟回升勢頭,千方百計暢通經濟循環,千方百計穩定經濟運行。

此外,加大幫扶企業力度。“企業好了,就業就有了、市場就活了,要通過‘實打實’的舉措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他說,要針對當前受疫情衝擊較大、經營較爲困難的行業企業,制定出臺差異化扶持措施,進一步細化實化減租減費減息等援企政策,用好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系統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更加註重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作用,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新增再擔保業務規模不低於4000億元。與此同時,着力激活消費潛力,積極推進家電、汽車等更新置換及回收處理,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交通等領域推廣應用;強化有效精準投資,加大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交通能源等領域補短板力度;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營商環境的優化促進微觀活力的釋放、增長動力的提升。

“我們每月都會定期調度全國各地區特別是重點省份經濟運行情況,從最近的調度情況看,全國主要經濟大省各項指標都在進一步回升。”嚴鵬程說,這些省份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只要他們穩住了、復甦了,全國經濟大盤也就穩住了、復甦了。綜合各方面因素看,下一步我國經濟保持企穩回升態勢是有條件、有基礎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