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啊,全國農村集體資產只是在新聞上聽報道過,具體多少誰也不清楚,剛剛官方媒體紛紛轉載報道具體“家底”數字。全國共有集體土地面積65.5億畝,賬面資產6.5萬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3.1萬億元,佔47.4%,非經營性資產3.4萬億元,佔52.6%。集體所屬全資企業超過1.1萬家,資產總額1.1萬億元,其中固定資產總額佔比近半,資產高度密集在村級,佔總資產的75.7%,村均集體資產816.4萬元。這真是令人振奮的一組數據啊!

很多農民不知道農村還有集體資產,也不知道集體家底還有多少。只知道農民享有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但年年都沒有分紅。如今農村集體資產公佈,農民又開始想入非非了,平均每個村816.4萬元資產,一年收益率10%,年收入也有100萬元,給村裏60歲以上農民養老足夠的了,給村裏人交社保也足夠了,給村裏建養老機構、公共文化娛樂場地、繳醫療保險,哪怕是人均分下來,每人都脫貧了。

農村集體資產歸屬集體所有,作爲農民是農村集體成員,集體資產實際上歸全村農民所有,理應享有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也就是分紅。但事實上,有些資產是不能量化到個人頭上,個作爲個人資產的,土地所有權是不能分配到個人頭上的,其經營性資產3.1萬億元可以收益分配給農民的。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農民也會像城市人一樣變成中產階層了。

集體資產家底摸清了,下一步該草擬一個“章程”,集體資產管理,集體資產歸屬,集體資產利潤分配、利益分配等問題應該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確保農民利益分配權,確保農村資產不流失,確實農村集體資產升值增值,讓農民獲得更多利益。農村集體資產在農村已經被人們遺忘了,包產到戶以來,農民分得了牛、耕地、集體部分資產,認爲農村沒有什麼集體資產了,村集體也只是一個牌子的存在了,農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需要村集體了,而村集體呢,也確實沒有給村民帶來什麼好處,只停留在管理和服務層面上。農民平時也與村委會沒有來往了。如今摸清了村集體家底,真讓人大喫一驚啊,原來村集體是塊“肥肉”啊!這麼多年村集體資產收益到哪裏去了?集體資產收益是多少,怎麼分配的農民還是一本“糊塗賬”。對於集體資產收益農民希望還是公開透明。

農村集體資產摸清了,農民收入更加多樣化了,據農業農村部調查顯示,如今農村人工資性收入佔45%,農業生產經營收入50%,資產性收入5%,農村集體資產摸清了,農民資產性收入會有質量的提高,也爲鄉村振興,農民富裕奔小康,農業生產經營提升提供可靠依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