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甦超預期!爲何股市還大跌?

作者:知識星球找老齊的讀書圈

昨天,是中國經濟中考出成績的日子,半年報非常重要,這關係着整個經濟的復甦走向,昨天上午,我們等到了一個不錯的消息,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相比於第一季度的衰退6.8%,一下回升了10個百分點,而且這個數字也明顯好於市場預期,市場預期二季度能轉正就不錯,最高估計也就就是2.4-2.8%,沒想到能回升到3.2%。

很多人不信,經濟數據水分太大,其實這個數據基本是可靠的,就像黃渤說自己沒整容一樣,誰能整容整成這樣?經濟也是如此,現在非常糟糕,數據也反映出了很多嚴峻的問題。如果數據整容了,可以完全再整的漂亮一點。比如即便二季度GDP是3.2%,半年總體數據,仍然是衰退了1.6%。

另外,還有很多細節上的數據,其實都不太樂觀。

首先,這個復甦並不平衡,而是兩極分化的復甦,比如地產銷售和投資全線回暖,基本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6月份全國地產銷售面積、銷售額增速分別爲2.1%、9.0%。土地購置面積增速、新開工面積增速依然明顯反彈。但是另一方面,居民消費依舊很弱,二季度社消零售、限額以上零售增速-3.8%、-0.5%,回升但依然爲負。改善並不明顯。但其實消費需求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可持續性需求,而地產回暖,恰恰是我們不需要的。

其次,生產製造業一開始熱情很高,但是消費疲軟,影響情緒,二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轉正至3.8%,其中6月份增速繼續回升至5.6%,但6月份民間投資增速再度回落,說明投資內生動力依然偏弱。三大類投資中,製造業投資當月增速降幅收窄至-3.5%,依然偏低,主要緣於前期需求較弱、盈利低迷拖累。

第三,可選消費再度掉頭向下,發出警報,主要指的就是汽車,6月份汽車類零售增速大跌轉負至-8.2%,可見現在大家手上還是沒錢,這種促進消費的動力不可能持續。而汽車是所有商品的終端,汽車如果銷售不好,其他一系列製造業很快就都會重新下降。

所以,綜合來看,復甦確實超預期,但是結構性問題非常突出,拉動經濟復甦的主要是房地產銷售,但這恰恰不是我們想要的,房地產越熱,其他製造業部門就會越冷,房地產消費越多,製造業消費就會越少。消費也就越是不可持續。所以這個數據也只是第一眼美女,然後你仔細盯着看,越看越不好看。

這可能也是昨天市場,先反彈後下跌的主要原因,本來就是中期調整,結果再仔細琢磨了一下數據,信心又沒了。有人甚至還擔心,會不會下半年政策開始收緊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大家不要忘了,六穩和六保第一位的都是保就業,而現在恰恰是就業壓力最大。上半年新增就業才564萬,光大學畢業生就874萬,再加上之前因爲疫情失業的,現在找工作的有4400萬人之多,也就是說,將近4000萬人的工作還沒有着落,最大的任務都沒完成,政策也就肯定不可能收手。下半年政策上肯定還是以調整結構爲主,繼續壓制房地產投機,釋放消費需求,提升社會融資。把寬信用進行到底。

說回到股市,很多人也都在找昨天暴跌的原因,其實沒什麼原因,就是之前漲的太多了。價格遠遠脫離了持倉成本,獲利盤太多,大家就總想落袋爲安,賣着賣着,股價也就跌了,而股價一跌,一大堆人就更想落袋爲安,保護利潤了,結果就形成了共振,所以出現了大幅調整,但隨着市場逐漸調整到位,大部分人又都回到了盈虧平衡線上,沒有利潤了,也就沒啥可盈虧平衡的。所以賣盤會逐漸減少,市場波動也就逐漸穩定,這其實就是中期調整的典型特徵。市場換崗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的成本跟價格趨於一致,否則你總是有巨大的利潤在手,就老是想着賣。那樣股市也永遠漲不高。

至於後面,股市肯定還有機會,道理很簡單,業績會持續改善,經濟會持續復甦,今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優勢極大,過幾天美國公佈GDP你就知道了,可能是一個歷史最大的衰退。而且他們不光是二季度衰退,三季度,四季度弄不好都要衰退,今年能夠維持正增長的只有咱們。一個國家的股市,就跟一個公司的股票一樣,股票要漲,起碼得有業績,業績還得增長吧,你每個季度都鉅虧,那這股票還有法要嗎?所以全世界的錢,都會逐漸的流向咱們這,看看匯率就知道了,其實這種事已經在發生了。所以不要被股市的調整嚇怕,任何一次上漲當中,都有急跌發生,2007年和2015年,都出現過單日跌幅8%的情況。而絕大多數投資者,即便牛市也賺不到錢,其實往往就是被這種急跌給嚇跑了。不信你回憶回憶,以前買的那些基金股票,如果一直拿到今天,是不是大多數都能賺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