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何苗、唐小引

出品 | CSDN(ID:CSDNnews)

7 月 15 日,由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COPU)主辦,賽迪傳媒、《軟件和集成電路》雜誌社聯合承辦,CSDN 獨家直播的 2020 第十五屆“開源中國開源世界”高峯論壇 在線上盛大召開。

擁有三十餘年編程經驗的 CSDN 創始人&董事長、極客幫創投創始合夥人蔣濤一直密切關注中國開源生態,作爲中國開源開發者社區的代表,曾先後與GitHub、GitLab 創始人及高層持續對話,共同探討開源及中國開源發展之路。在本次高峯論壇上,蔣濤發表《中國開發者開源生態報告》主題演講,並表示:近三十年的科技創新,開源已成爲技術應用和行業數字化發展的基石,開源的商業化也有了很大突破,獲得衆多 VC 青睞。從 CSDN 中國開發者開源生態數據報告來看,開發者極度依賴與關注開源,開源項目整體分佈上,以企業及組織爲主,採用 MIT 協議、JavaScript 語言最甚。

同時,在全球開源趨勢下,以 AI 爲主的國產開源工具正在崛起,國產開源 IoT 操作系統還有很大空間。中國正逐漸成爲全球開源軟件的主要使用者和核心貢獻者,大力發展自主可控、有核心技術棧的中國開源生態,是中國信息化黃金十年的重要引擎。

基於此,蔣濤正式宣佈,CSDN 作爲國內專業的開發者社區,將全力打造獨立的新開源平臺 CODE.China,全面擁抱開源新時代,並號召更多開源企業、組織及開源開發者共同創造更好的開源生態,推動中國開源的歷史新徵程。

面向新技術、新業態、新變革,持續鼓勵行業創新、樹立開源標杆,發揮榜樣力量,本次高峯論壇同時揭曉了“2020 中國開源傑出貢獻人物”重要獎項,肯定和褒獎了中國開源領域的傑出貢獻人物,CSDN 創始人&董事長、極客幫創投創始合夥人蔣濤榮膺其中。

以下爲蔣濤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 CSDN 創始人蔣濤,今天我的分享主題是《中國開發者開源生態報告》。

CSDN 一直圍繞着開發者生態服務,現有 3100 萬的註冊會員,Alexa 全球排名 26,日活用戶超 500 萬。圍繞着開發者,我們今年專爲開源生態做了數據報告,在這裏簡單分享給大家。

一、中國開源開發者現狀

截至 2020 年 5 月 30 日,我們統計、分析 GitHub TOP 1000 知名開源項目發現,在 CSDN 網站上,與這些開源項目相關的文章數將近 600 萬,作者 72 萬,在過去的 6 個月裏,產生了 17 億的訪問量,這是個非常大的數字。從數據可以觀察到,今天,我們所有的開發者都極度依賴和關注開源。

這些開發者有何特徵?我們可以看到,91% 是 35 歲以下的年輕開發者,以男性爲主。同時,無論工作年限,開發者對開源都極爲關注。

從地域分佈來看,開源開發者主要聚集在國內 IT 一線城市,北京遙遙領先,上海、深圳、杭州、廣州隨其後。從開發者的技術能力標籤顯示,最活躍的開發者,Java 類佔絕大多數,而 Python 類增長最快。

同時,針對 GitHub TOP 1000 開源項目分析,我們發現了以下明顯特徵:

  • 在開源協議方面,採用 MIT License 的項目佔比近一半,由於這項協議比較友好寬鬆,大量的科研項目也採用了 MIT;

  • 在採用編程語言方面:JavaScript 遠超 Python、Java 位列第一。

    要說近兩年來,開源項目裏發展最活躍、成長最快的當屬 AI 相關的。有 182 萬 AI 應用開發者正在密切關注和使用開源框架,其中,老牌且應用廣泛的 OpenCV 領先,新興 TensorFlow 炙手可熱。同時,包括百度 PaddlePaddle、騰訊 NCNN、曠視等的國產開源框架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開發者使用。

    另一值得關注的領域是 loT 物聯網。經過統計其相關數據,分析相關開源框架、操作系統, 我們發現這一領域還沒有形成絕對領先的生態,這也是 loT 發展速度不及 AI 的很大原因。 但在中國,下一代 loT 操作系統發展機會很大。

而、全球開源商業化大發展

開源在過去的 30 年裏發展極大,尤其在商業化上,它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技術變革。從互聯網 LAMP 結構(Linux、Apache、MySQL、PHP)到移動互聯網(FreeBSD、Android、Flutter、Kotlin 等),雲計算、大數據(Nginx、Hadoop、OpenStack、Docker),以及近兩年來火爆的 AI(TensorFlow、Caffe 等)、區塊鏈(BitCoin、Ethereum、Hyperledger)都有開源關鍵技術及應用在背後推進,IoT 領域也是同樣的發展路徑。

圍繞開源的生態體系,尤其是雲原生生態系統,都是開源技術在推進。以雲計算爲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納斯達克指數里的 BVP Nasdaq Emerging Cloud Index 就是雲計算相關的股票指數,累計市值最新數據爲 1.8 萬億美金。IT 驅動產業發展,自身也形成了巨大的產值。這些開源工具讓開發人員具備更大的創造力,非常有價值。

開源生態體系支持下產生的產業奇蹟還有另一個例子,2012 年 Instagram 被 Facebook 以 10 億美金收購,當時 Instagram 發佈了一篇文章,分享了他們使用的開源框架和工具。在過去你很難想象,5 個程序員+開源工具創造了 10 億美金的價值。小團隊創造的好產品和應用,竟有如此大的商業價值,這讓更多人看到了開源的商業潛力。

開源軟件的商業化經歷了三代:

  • 第一代以 Red Hat 紅帽爲代表,將開源軟件打包成 package,以光盤的方式銷售,紅帽即是從此起步,到今天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公司。

  • 第二代屬於 Open Core,將基礎版開源,但商業版和專業版閉源,或是開放核心但要收費,以 Hadoop 爲代表,包括 Spark。

  • 進入第三代商業化模式雲原生,代碼全部開源,但是開源系統越來越複雜,想要很好地運用這套工具,可以由開源公司提供雲原生系統、SaaS 服務、私有云服務。這個模式目前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幾家開源上市公司 ElastciSearch、MongoDB 等市值發展都接近 100 億美金。

從收入超過 1 億美金的全球開源公司,我們可以看到 VC 在這個領域共投了 108 億美金,創造的價值市值估計爲 1460 億,去掉已退出的現金 680 億,這是非常可觀的價值投資和回報。

國外開源項目發展迅速、資本投資積極,在國內也同樣如此。我們可以看到近三年來相關投資機構對商業化前景很好的開源公司投了上千萬美金,集中於數據庫、雲計算、loT 實時操作系統等領域。比如濤思數據的陶建輝,憑藉團隊研發的實時數據庫系統,獲得了將近 2000 萬美金投資。這個面向 loT 的公司之前僅 15 人,其中 14 人都是工程師,這說明投資者非常看好開源技術在中國市場化的發展。

三、建設中國自主可控的開源生態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開發者,CSDN 的註冊用戶 3100 萬,GitHub 對外是 4100 萬用戶,但它是面向全球的,而我們的用戶 90% 都來自於中國。在疫情當前全球化技術脫鉤的情況下,建設中國自己的核心技術棧和生態系統變得非常重要且迫切。

我們有最多的開發者,在應用領域成果巨大,互聯網公司的等級、規模也接近甚至是超過美國互聯網公司,在 IoT、AI、區塊鏈、5G 等新興技術領域,中國都有一定的領先優勢,我們相信中國的技術推動會帶來開源生態的大發展,因爲中國新基建創造了一個海量的市場。要建設自己的核心技術棧,我們不能閉門造車、割裂,要與國際緊密聯合。我們認爲有三種方式發展中國的核心技術棧:

  • 第一,引入合作,將國外的開源項目引入到中國運營;

  • 第二,自建培育,例如百度 Apollo、華爲的鴻蒙 OS,中國的大公司紛紛在建自己的開源技術棧,有的創業公司也獲得了 VC 的青睞,這是中國巨大的創業機會和賽道;

  • 第三,我們要融入國際化社區,怎麼融入?RISC-V 給了我們答案。他們將基金會總部直接搬到瑞士,擁有中國部、美國部。在中美之間找中間帶,是我們未來可能發展的模式。

四、中國需要有自己的開源平臺!

開發者是打造有核心競爭力的 IT 生態的核心生產力,同時,中國開發者數量世界第一,增長迅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由於中美目前對抗,華爲推出的鴻蒙無法在 GitHub 發佈,中國很多知名 AI 公司也都被列入了實體清單,影響很大,因此中國需要一套自主可控的開源平臺,且與中國本土公司的知名開源項目形成聯動。

由此, CSDN 作爲中國最大的開發者聚集的互聯網平臺,正在全力升級新的開源平臺 CODE.China。 2013 年我們創辦了開源平臺 CODE,但很可惜那時中國開源商業化、開源生態條件都不成熟,經過七年各種摸索,還是很不成功。但現在,新時機到了。

CSDN 一直以來服務中國開發者,服務中國技術廠商,我們希望圍繞中國的開源生態打造自己的平臺。CSDN 新的開源平臺不僅獨立於第三方,而且將以開發者爲核心, 真正優秀的開源項目一定要贏得開發者,才能夠取得生態和商業化的成功。

首先,它是有特色且獨立的第三方開源社區,不依賴於某個大公司,可以與所有大公司合作。

第二,不脫離國際化社區,與國際化開源項目充分對接,甚至引入官方入駐和運營。前幾天, Linux 基金會發布的白皮書 中表示,已經發布的開源項目不受美國出口管制,這對開源生態全球化發展非常利好。但我們在開放源碼的條件下,要有自己的備份方案,並發展自己的特色形成差異化互補。

第三,找到自己的特點。中國在開放數據領域,大量的數據中心掌握在行業和政府的手中。我們需要圍繞着新基建將數據開放,吸引開發者,再圍繞開放源碼和開放數據創造更多的新應用,這是我們差異化經營的優勢。

在重點的 loT 領域,中國有着世界上最強的硬件的供應鏈和生產基地(例如著名的華強北),以及有最多的開發者與市場基地,新一代軟硬件結合的開源項目、系統、市場都會發生在中國,IoT 也是 CODE.China 的重點經營領域。

第四,我們要重視確權和商業激勵問題,區塊鏈提供了最好的方案。當前頭部開源商業化項目發展得更好,但中部和長尾開源項目處於初期有熱情,後期無人維護的狀態,我們有機會在模式創新上找到一條新路徑幫助它們更好地發展。

以上是我們規劃的 CODE.China 開源平臺和服務,希望在當前情勢下創新模式,打造一個開源知識庫,形成有特色的開源社區,同時圍繞中國的知名開源項目聯合運營。未來我們希望與開源項目公司以及更多的開源開發者,共同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態,謝謝。

注:點擊「 這裏 」,可直接觀看演講直播回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