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葵花葯業實控人殺妻未遂案一審被判11年,曾爲付離婚費減持套現1.98億

來源:國際金融報

據葵花葯業公告,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於2020年7月16日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關彥斌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

據公告,截至目前,關彥斌個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52740422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03%,關彥斌及其一致行動人葵花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金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公司股份341940422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8.55%,本次事件未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動,關彥斌仍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此前,有媒體報道相關消息後,《國際金融報》記者第一時間向葵花葯業求證,對方未予以否認,並表示“以後續公告爲準”。

截至7月17日收盤,葵花葯業報收於14.81元/股,跌幅1.13%。

關、張二人的“愛恨情仇”

公開資料顯示,葵花葯業是關彥斌與張曉蘭二人共同創下的“江山”。起初,關彥斌持有葵花葯業59.85%的股份,張曉蘭持有0.76%,二人均是葵花葯業原始股東。2014年,葵花葯業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二人成爲該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

上市後,關彥斌身價大增,在2016年的胡潤百富榜中以45億元的身價位居榜單第890位。可以說兩人夫唱婦隨19年,幾乎貫穿了整個葵花葯業的發展史。

然而,2017年7月,關彥斌、張曉蘭正式離婚。張曉蘭選擇了“淨身出戶”,辭去了葵花葯業董事、副總經理的職務,甚至將其所持有的一切與葵花葯業有關的股權、權利以及義務轉讓給關彥斌。

2018年12月22日,時任葵花葯業董事長關彥斌在其前妻張曉蘭父母家中,手持菜刀,暴砍張曉蘭4刀,致其失血性休克,創傷性面癱,構成重傷二級。行兇後,關彥斌舉刀刺向自己的左胸部,並劃傷自己的脖子。後經全力搶救,張曉蘭倖免於難。

案發次日,即2018年12月23日凌晨2時左右,在哈爾濱一家醫院就醫的關彥斌被警方抓獲。2018年12月28日,關彥斌辭去他所擔任的葵花葯業董事、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公告辭職理由是“因個人年齡的原因,從公司長遠發展角度出發,爲給年輕人更多機會,優化經營管理團隊”。

隨後,關彥斌的女兒關玉秀通過董事會選舉成爲公司董事長,另一位女兒關一成爲公司董事及總經理。不過,張曉蘭的親生兒子、關彥斌的繼子宋萌萌至今卻未能獲得一官半職。

2019年1月24日,大慶警方對關彥斌刑事拘留。同年1月31日,被批准逮捕。

2019年3月21日,葵花葯業纔在2018年年報中首次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因個人原因與他人發生糾紛造成身體傷害,被司法機關採取強制措施”。2019年6月13日,大慶市讓湖區檢察院以關彥斌犯故意殺人罪,提起公訴。

檢方稱,關彥斌是在與張曉蘭的交談中,“被張曉蘭的話激怒”,所以跑到廚房拿來菜刀,連砍張曉蘭4刀。菜刀被張曉蘭的弟弟張明奪下之後,關彥斌又持尖刀試圖自殺。張曉蘭被她的家人轉移至客廳之後,關彥斌又找出另一把菜刀和另一把尖刀,尾隨而至。這兩把刀,分別被張明,以及關彥斌的隨從奪下。

檢方認爲,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關彥斌的刑事責任。同時,他在實施殺人的過程中,是“因(本人)意志之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檢察院建議對其判刑十年至十二年。

關彥斌的辯護人稱,現有證據不能證明關彥斌存在殺害張曉蘭的動機,同時關彥斌存在精神類疾病,爲“限定刑事責任能力人”,且有自首情節。不過,辯護人的上述意見,全部未被一審法庭採納。

“關二代”能否順利接班

據悉,關彥斌曾承諾用9億元現金補償張曉蘭。2019年7月,葵花葯業發佈公告稱,實控人關彥斌擬減持公司股份1662.07萬股(佔總股本的2.85%),用於支付其與張曉蘭離婚協議中的相關約定。

今年4月8日,關彥斌再次以相同的理由減持1464.51萬股(佔總股本的2%)。截至7月16日,關彥斌通過兩次減持已累計套現1.98億元。

兩次大額套現後,關彥斌仍牢牢控制着葵花葯業。截至2019年末,葵花葯業的第一大股東爲葵花集團,持股2.65億股,持股比例爲45.41%;第二股東是關彥斌,持股5858.04萬股,持股比例爲10.03%;第三大股東是黑龍江金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400萬股,持股比例爲4.11%。以上三方爲葵花葯業實際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

關彥斌入獄後,公司控制權是否會發生變更?對此,葵花葯業未給予記者回復。

目前,關彥斌已辭去葵花葯業董事、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由其兩位女兒關玉秀和關一接棒上任。然而,目前葵花葯業的局面對這兩位“關二代”來說並不輕鬆。

在過去的兩年,葵花葯業曾多次遭到國家藥監局與各地方藥監局通報,或是存在產品質量不合格,或是在不同項目上存在缺陷,如購進使用劣中藥飲片土鱉蟲、咖啡因含量不符合規定、含量測定不合格等。

但對此葵花葯業對此少有回應,僅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回答投資者詢問時表示“公司對此表示歉意,未來生產中會更加嚴謹,加強質量和標準檢驗控制。”而重營銷輕研發的問題也受人詬病。

“關二代”走上臺後,葵花葯業也開始嘗試一些新的方向。此前關一曾在採訪中表示,在品牌方面主要有兩個創新:第一是通過傳播創新,在傳統的衛視聯播策略基礎上,創新線上小葵花媽媽課堂的用戶平臺建設以及線下幼兒園親子的互動活動推廣,助力葵花品牌持續、快速發展。第二是IP化運營,通過動畫片、兒歌等形式,打造小葵花形象及小葵花媽媽課堂的品牌IP,推動小葵花成爲兒童藥的第一品牌。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關二代”的路走得並不順暢。2019年葵花葯業業績出現了上市以來首次下滑,實現營業收入43.71億元,同比下滑2.24%;實現歸母淨利潤5.65億元,同比增長0.38%。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業績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實現營業收入9.1億元,同比下滑24.96%;實現歸母淨利潤1.54億元,同比下滑5.46%。

此外,產品結構老化嚴重是葵花葯業面臨的另一個問題。2018年,葵花葯業銷售額突破1億元的產品有11個,小葵花兒童藥成爲驅動葵花業績增長的核心能力。然而,作爲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爲一體的大型醫藥集團企業,葵花葯業的研發投入並不高。2013-2019年研發投入在營收中佔比均在2%左右,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