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相比《如懿傳》的沉悶,我更喜歡《知否》的風趣。

我始終豁達地認爲,人生在世,快樂真的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年少時讀四大悲劇,一個女孩子跟我叫囂:“我就喜歡悲劇,如果一部偉大的著作,不夠悲傷,那麼它就是沒有意義的。”

我當時17歲,不認同。我現在已經人到中年,歷經世事,也看了很多書,寫了很多字,可我依舊不認同。

我始終認爲,成功比失敗更有借鑑意義,幸者比不幸者更有借鑑意義,而喜劇比悲劇,更能給我帶來快樂。

知道做錯了什麼很重要,但是知道如何做對更重要。歷經痛苦,懸崖摘花,很勵志,可是在笑聲裏,在悠然間,能夠了悟人生,何嘗不是更大的幸事。

我挑揀了《知否》裏讓我忍不住笑的五個場景,但願我們都能在這笑聲中了悟一些人生道路。

若你真的沒有了悟到也沒關係,你能笑上一笑,我則得償所願。

其一,盛紘和顧家五老爺“大比拼”。

某次宴會,盛紘和顧家五老爺喜相逢了。

五老爺說他癡長了十餘歲,卻屢屢科舉不利,真是慚愧慚愧。但是盛老爹立刻真誠地表示反對,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何必以成敗論英雄,興許恰巧那考官不喜您的行文風格也說不定,然後他立刻舉例了古往今來許多科舉不順的文豪大家。

五老爺眼眶一時發熱,頓時把盛老爹引爲知己。

然後他們的話題,轉移到了教育問題上,若論祖宗,盛紘自然是比不上五老爺,若論兒孫,五老爺就是拍馬也追不上盛紘,說着說着,五老爺就漸漸自卑起來。

明蘭聽盛紘和五老爺的對話,聽得直樂,一直到很晚,都樂不過勁來。

要知道盛紘此人,最是油滑,還油滑地光明正大,油滑的霽月清風。盛明蘭嫁進顧家,好長時間沒有聽盛紘說那些忠君愛國,冠冕堂皇的話,還十分懷念。

我實在覺得,盛長柏的冷幽默氣質,跟盛紘和王若弗有很大的關係。實在是,盛紘和王若弗都十分具備喜劇色彩。

電視劇裏,盛紘去抓盛墨蘭和梁晗,以及得知了顧廷燁要娶盛如蘭,都是十分搞笑的場景。

正是這種場景,活靈活現地詮釋出了原著裏盛紘和王若弗的歡樂氣質。

盛家的兒女,除了林噙霜生的孩子,大多都是開朗豁達,十分歡樂的。

而這來源於當家人盛紘和當家主母王若弗。

其二,石頭求親。

原著裏,石頭求親,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場景。

小石頭扭扭捏捏地說,他有了心儀的姑娘。於是,他的嫂子車三娘把他帶到了盛明蘭身邊。

可他就是不肯說話,最後盛明蘭循循善誘。小石頭才慢慢開始回憶。

石鏘開始回憶,沒頭沒尾說了半天,只有一句關鍵:‘滿船的姑娘都嚇的厲害,有些哭,有些罵,還有些在發抖,連話都不會說了。只有小桃姑娘沒有。’

‘那她在幹嘛?’明蘭也好奇了。

石鏘臉上盪漾起一層夢幻:‘她借了柄魚叉,然後到淺水一下叉上十幾條肥魚,然後撿了衝到岸上的刀,當場斬下魚頭,刮鱗挖肚,然後唱着歌回去了。’

這下非但明蘭傻了,連車三娘也囧掉了,她很想摸摸自家幼弟的額頭。難道那姑娘殺魚剁頭的樣子十分明媚動人?

其實但凡石頭和小桃出現的場景都十分歡快。兵亂的時候,死傷無數,人人逃命,他們倆竟然在爲了果子的質量問題,跟老闆討說法。

盛明蘭生產,顧廷燁告訴小石頭,盛明蘭幾個時辰生,他就過幾年娶媳婦,然後小石頭比顧廷燁還緊張。盛明蘭生產後,他喜極而泣。

其實,我一直很羨慕小桃和小石頭這種單純而原始的快樂。他們看似是最笨的一種人,實際上僅僅抓住了生活的真諦:人生在世,享受美食,對自己好,對愛自己的人好,然後享受生活,每天快樂。

人間最幸福的生活,不過如此。

其三,盛長柏賀歲。

原著裏的盛長柏是塑造非常成功的一個人物。

我始終以爲,如果原著裏把盛長柏的幽默氣質抽離了,那麼這本書的最大看點也就沒有了。

誰說,厲害的人都很嚴肅。其實,厲害的人,稍微帶點幽默氣質,那麼這個人物就會更有血有肉。

原著裏這樣描寫盛長柏賀歲:

照慣例由長柏哥哥起頭,他面無表情從席間站起,朗聲誦詩:‘明年豈無年,心事空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尤可誇。’

蘇軾的《守歲》,很積極,很上進,很有勵志意義。

一詩誦畢,席間冷冷清清,盛紘抽搐着眼部肌肉,明蘭扯扯嘴角,王氏翻着白眼繼續給老太太佈菜,幾乎要仰天長嘯,這首詩她都會背了好不好。

長柏哥哥真是一朵奇葩,每年除夕他都風雨不動地朗誦這首詩,一樣的內容,一樣的音調,一樣的起伏,甚至連表情也一樣,就是沒有表情。

盛長柏此人真正詮釋了,真正厲害的人話少的概念。

他平時幾乎很少說話,但是說出來的話,大多時候,句句如刀,動不動就忠孝節義的長篇大論,讓所有人都招架不住。可只要他說了很多話,他就很長時間,一個字也不說。至於他想幹什麼,他貼身的小廝全靠猜。

當然這只是盛長柏歡樂場景的冰山一角,他這種能幫助媳婦對付親孃的人物,你但凡讀到他,不是滿心欽佩,就是笑聲不斷。

真正厲害的人物,從來不僅僅在外邊厲害,在家裏面,照樣讓你大氣都不敢出。

其四,王若弗迎接女兒們回門。

寫《知否》原著裏的歡樂場景,王若弗是必須要寫的。

她平時和盛紘的鬥嘴,已經很歡樂了。這裏僅拿出她迎接女人們回門的場景,與大家同樂:

盛紘真是佩服自己這位太太,除了華蘭,剩下三個女兒回門,王氏全部都是一樣的臺詞開場。

差別不過是,對着梁晗,她吊梢着眉毛,一臉收賬的口氣冷哼:‘我家墨蘭沒給你添麻煩吧?’對着文炎敬,她是火熱着眼神,一臉熱切期盼的柔和威勢:‘我家如蘭沒有給你添麻煩吧?’最後對着顧廷燁,她半帶討好,半帶敬畏,口氣綿軟。

盛紘無語,總算明蘭是他最後一個女兒,是以,這也是他最後一次聽這話了,謝天謝地。

怨不得王若弗被送回宥陽老家之後,盛紘覺得生活很單調。少了王若弗這樣有意思的妻子,不管是誰,都會覺得生活有點乏味的。

看看盛長柏,再看看盛華蘭和盛如蘭,三個人的性格都是明媚豁達的,實在是因爲有這樣的爹孃,不豁達也不行啊。

其實,爲人父母,教育孩子很重要。但是你自身具備這種樂觀幽默的氣質更重要。因爲這些潛移默化的東西,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始終覺得快樂,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實在是因爲,當你快樂的時候,你身邊的人都會帶了幾分歡樂的氣質。而歡樂加歡樂,就是更多的歡樂。即使,有烏雲,因爲這份潛移默化的歡樂氣質,孩子至少不會走絕路。

其五,如蘭懟人。

如蘭小姑娘,當然不是最豁達的小姑娘,也不是最善良的小姑娘。因爲有品蘭擺在了前面。

可她絕對是最妙的小姑娘。僅僅從懟人的場景來說,她的每次懟人都是讓人讀之,暢快淋漓。

知否原著裏的名場面,盛如蘭怒懟盛華蘭的婆婆。

我姐姐怎麼這般瘦,是不是生病了?

你是不是往我姐姐房裏塞了一大頓通房妾室?你是不是又逼着我姐姐大着肚子給你站規矩?要不就是你硬逼着我姐姐懷着身子替你管家?

那是自然!反正我姐姐若有個不好,定然是你們婆媳欺負她。你看看你們兩個,喫得這麼白胖,下巴都兩層了,若你真待我姐姐好,應當是照看她照看的也消瘦了纔對。

不怪盛明蘭覺得盛如蘭是最天真未鑿的一個人,即使有盛品蘭在前,可都不能蓋過盛如蘭小姑娘的“妙”字。

那些奇思妙想,那種想什麼就說什麼的任性,這種妙極了的懟人方式,唯有盛如蘭小姑娘能來。

養女兒最好養成盛品蘭,但是如果有個女兒是盛如蘭的樣子,也是極令人欣慰的。

雖然戀愛腦,但是也不至於太癡傻,會懟人,會計謀,平凡瑣碎,歡樂一生。

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人到中年,我越來越覺得快樂的可貴。不管我們現在處在怎樣的境地,只要我們還活着,就要保持自己的樂觀和豁達。

我感觸很深的一件事,就是我的婚姻順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的自我調節。

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全家人的心情都會不好。可當我幽默快樂起來的時候,家裏的整個氣氛也就會輕鬆活躍起來。

我很多時候,在婚姻生活沉悶的時候,會突然很想開玩笑,講故事,甚至是給對方找點事。

尤其是,當我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的時候,我會想想看過的那些書,想想裏面的人物是怎樣豁達、積極、歡樂地經營人生。

那是筆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亦是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人生在世,先讓自己快樂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