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專輯

專業心理諮詢師推薦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每段婚姻都在海誓山盟中開始,雙方對婚後生活都充滿嚮往,也堅定地認爲對方是會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可當生活的瑣碎導致彼此矛盾不斷,過去的情分被慢慢消耗,直到發覺眼前的人早已變得陌生,決定要從這段婚姻中逃離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而在真的選擇結束一段關係之後,他們似乎並不會覺得解脫,相反還要面對更多的問題。不知道該如何和父母交代、之後的生活同樣充滿未知、這麼多年錯付的時光也一去不復返……於是陷在各種複雜的情緒中,開始懷疑自己的眼光,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不知道該怎樣才能走出來。

本期「心理諮詢師請回答」,我們選取了簡單心理問答區一名用戶關於#婚姻戀愛#話題的提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心理諮詢師們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希望對你有所啓發。

問題:

14年領證,明天要去離婚了。男方是個巨嬰,酷愛打遊戲,平時讓拿個筷子就要喊累,就算有時候他下班比我早也一定等着我回去做飯。

這次因爲炒菜開着油煙機沒聽見他說話開始和我鬧矛盾,冷戰了一個星期,其實他愛冷戰早有跡象,婚禮前冷戰過一段時間,結婚後好了一段時間,後來好像愛上了冷戰,經常情緒化,疲憊。

他提出離婚的時候,我很快就答應了,答應了之後陷入了無窮的自我否定,父母供我讀書我努力找工作爲什麼最後變成了這樣呢?我知道離婚不意味着失敗,但是想到因爲他不喜歡動物婚前我把養的小狗送給了妹妹,需要加班的第一反應安頓他喫啥,就覺得8年戀愛6年婚姻毫無意義,我過去所有的努力也毫無意義,自己很多年都在做錯的事,無盡的後悔吞沒我,開始設想如果沒結婚就好了。

也在害怕,害怕父母知道後失望,心裏總是不安,我好像不知道要怎麼開始適應一段新生活,也好像一直還看着過去,我該怎麼克服巨大的後悔感覺?

李柯諮詢師:

聽起來你對於婚姻有很多的不滿意,也覺得很疲憊,決定結束這段關係。但答應離婚讓你感到非常痛苦,你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否定自己的價值、否定自己對關係的付出、甚至否定你過往的一切。後悔、憤怒、恐懼、抑鬱、焦慮、不安,這些複雜的感受包圍着你,情緒的浪潮好像快要把你淹沒了。

首先,離婚是一種重大的喪失,會讓人產生強烈的哀傷。人會從身體上、心理上、社交上、情感上對哀傷有反應,所以感受到這些痛苦是非常正常的體驗。離婚意味着與重要客體的分離,失去與重要客體之間的情感聯結,早年分離的體驗會被激活。對於童年有分離創傷、自我價值感比較低或者習慣依賴別人的人,"我不值得愛","我是不重要的"、被拋棄等負性體驗會被激活,往往會帶來更大的痛苦。

其次,離婚也會導致部分自我的喪失,隨着重要客體的喪失,好像自己的一部分也隨之失去了,會感到巨大的空虛感、無助感;安全感的喪失,比如失去了依戀的客體和熟悉的生活環境與方式,讓自己感到非常不安;意義感的喪失,比如上文中樓主"覺得8年戀愛6年婚姻毫無意義,過去所有的努力毫無意義"。如此多的失去,會帶來震驚、內疚、恐懼、抑鬱、否認、悲傷、憤怒、焦慮等情緒反應。

那麼,該如何面對離婚帶來的喪失感?

ElisabethKübler-Ross把哀傷的過程分爲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悲傷、接受,根據你目前的反應,你處於否認、憤怒、討價還價的階段。關於如何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接納和承認你的痛苦。你目前的現狀是正常的哀傷反應,這是一段艱難的時光,允許自己花一段時間恢復社會功能和身心健康。

處理哀傷情緒。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找一個安全的空間,可以用冥想、美術、舞動、戲劇、詩歌等形式,讓所有的情緒有機會表達,找到情緒背後的意義,最終能夠接受喪失。

適應新的環境。恢復日常生活的秩序感,作息規律,適量運動,增加對生活的掌控感,適應沒有依戀客體的新環境。

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如果哀傷情緒超過6個月依然無法緩解,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潘笛諮詢師:

你好哇,

離婚是一段關係的"死亡",經歷這個過程,簡直就像攀登珠穆朗瑪峯,艱難、窒息、無從下腳。隔着屏幕能感覺到你的複雜的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你不是一個人。你可能正在感受到:

-對關係和自己的否認:"這段婚姻完全浪費時間。我這八年都浪費了。"

-憤怒:"爲什麼這發生在我身上?我已經做了所有我能做的。"

-沮喪:"我失去了伴侶,失去了共同的朋友。很孤獨。"

接下來,你可能正要經歷一段心理重建的過程,努力照顧自己的需求,平靜的會看之前關係,自己扮演着什麼角色,以及未來如果遇到相似的問題,可以如何面對。同時,也和之前的伴侶建立健康的界限,重建自己的生活。這個過程是讓人焦灼和害怕的,但你要相信,它會過去,慢慢的,你會感受到:

-接受:"我不再理想化我的伴侶和過去。這個過程讓我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重建:"我很高興結束了一段不能汲養我的關係,接下來,我會去創造更美好的關係和生活。"

值得解釋的是,女性通常希望爲結束一段關係承擔全部責任,承擔所有的責任,可能會讓我們暫時覺得有力量,可以試着問問自己,"如果是100%的責任。你會承擔其中的多少,你之前的伴侶承擔多少?"

鼓勵你表達自己的傷害,憤怒和悲傷。願意的話,可以試試寫再見信。在信中,列出你會想念的所有東西(比如,"我會想念您的擁抱","我會想念和你興奮的去看音樂會"),和你們不會想念的東西(比如,"再見,你打遊戲的時候完全忽視了我","再見,你從來沒有看到我的付出和感受"。

祝你早日走出陰霾,再次遇見美好。

劉思詩諮詢師:

題主你好,我是諮詢師劉思詩。

看完你的描述,我感覺非常難過。八年戀愛,六年婚姻,就這麼結束,僅僅因爲開着油煙機沒有聽到他說話就開始鬧矛盾,你一定感覺非常的委屈,同時太過挫折和傷心,關係裏你和他的天平那麼傾斜,這麼多年好像都是你一個人在承受、在努力修復關係,卻一下子全部努力都被否定了。你對自己的這些年充滿了懷疑和否定,我努力了那麼多,父母也爲我付出了那麼多,怎麼就得到這麼個結局?你現在處於很脆弱和挫敗的狀態,你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

你正經歷着心理學上稱爲"喪失"(lose)的狀態。人的一生我們會經歷很多很多的分離和失去,在這些事件發生後我們或者會失去愛的人,或者會失去人的愛,這些都是"喪失"。喪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件東西,時常當我們經歷一個重大的喪失時,就像你失去了相伴十四年的親密關係,我們同時感到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身份,所以它給你帶來了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覺,我們以前穩固的身份一下子被打破,新的自我認同又還沒完全建立起來,在這個青黃不接的階段一定是很難過的。

喪失所帶來的悲痛要持續多久呢?心理學無法給出一個可預測的時間表,因爲我們每一次失去的人或事物,它們都有着不同的意義,對於自己都有不同的象徵。因此不必強迫自己立刻投入新的生活,在這個階段先讓自己放鬆和感到安全最重要,慢慢重建自我身份。

瑞士精神分析師ElisabethKübler-Ross構建了悲傷情緒處理的的五個反應階段理論模型,當我們經歷喪失,會經歷五個階段:拒絕——否認事情發生;憤怒——爲什麼是我/這不公平;討價還價——如果我當時做了xxx,就不會xxxx;抑鬱——"一切都沒有了意義",同時也是開始真正踏入哀傷的階段;接受——沒事的,都會過去/未來還是會有新的開始。

需要強調的是,這五個階段只是一個大致的規律,並非線性發展過程,因個體差異可能反覆或着重體驗某個階段,也可能跳過某個階段。但它也向我們展示,哀傷是一個過程,即便現在感覺毫無希望,我們也不會永遠停留在這裏。

假如你感到久久停駐在哀傷中,卻無法開始新的生活,就可以檢視下是否有"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business)卡在這裏,格式塔心理治療認爲,未被充分體驗的情感,會使得創傷始終無法癒合,從而變成"未完成事件",處理的方式便是發現那些情緒,並且表達。

對待喪失的方法是去哀悼,當你準備好了,你需要去充分地去表達心中哽咽在那裏的情緒,或跟曾經親密地他進行一次坦誠深入的交流,或以日記的方式把所有感情寫下來,或在心理諮詢中宣泄出來。哀悼的儀式即是給哀傷者一個完成哀悼的機會,釋放悲痛,繼續生活。

好啦,今日的請回答就到這裏啦~~不知道以上三位諮詢師的回答有沒有給你帶來一些啓發和思考呢?歡迎到留言區一起探討~

戳上方圖片,爲自己尋找一段溫暖安全的關係,遇到你的心理諮詢師~~

下期問答我們將與大家討論與"情緒壓力"相關的話題。如果你心情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工作壓力太大不知道該如何排解、面對一些重大事件時焦慮不安……快快掃碼前往「簡單心理問答區」,帶#情緒壓力#標籤提問,將會有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解答你的問題。

你不必一個人承擔所有,在這裏,我們陪着你~

戳閱讀原文,瞭解三位諮詢師更多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