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蒙健 通讯员 林晓云 文/图

“以前村里的路又脏又臭,而且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到处都是泥泞的水坑,村民出行生产、孩子上学都是个问题。现在好了,多亏了扶贫工作队和羊队长,村里的水泥路正在修建施工,以后村民出行有保障了。”说到驻村的扶贫工作队长羊仁伟,儋州中和镇黄江村委会村民们均竖起大拇指。

羊仁伟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2018、2019年连续两年被儋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扶贫先进工作者”。

羊仁伟在完善材料。

倾情关注 做群众的贴心人

羊仁伟是中国银行儋州分行干部,于2018年5月,到中和镇黄江村委会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羊仁伟的驻村工作从走访开始,他花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黄江、灵春、长村三个村委会共500多户贫困户、低保特困户。走访过程中,他记录下了村民家庭情况、村情民意、村容村貌等各种信息,桌上厚厚的笔记本就是工作的缩写。

自驻村以来,羊仁伟都把群众看成自己的家人,家人生活是否舒适,都是他最关切的问题。在长村村委会接官亭村里走访时,羊仁伟发现一户贫困户,家中仅有一位80岁的老人和正在上高一的孙子,孩子的双亲均已不在,而家里仅靠种菜、养鸡鸭维持生活。羊仁伟回到镇里后,发动扶贫队员为孩子捐款救助,为孩子筹得了几千元的生活费。收到钱的那一刻,老人热泪盈眶,对羊仁伟感激不尽。如今,羊仁伟还时不时地对老人一家关照着。

羊仁伟第一次到黄江村委会下辖的学山村,正值雨季,没走多远,地上的泥泞脏了他的裤子和鞋子,继续往前走了许久,还是没看见村里有一条硬化水泥路,到处都是泥泞,过往的村民出行也十分不便。

为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羊仁伟多次向镇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反映,争取资金改造。如今,学山村的村路村巷硬化项目得到了批准,改造需要的200万元资金已下拨到中和镇政府,困扰学山村多年出行难的问题即将得到解决。学山村村民纷纷说道:“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高兴坏了,日盼夜盼地希望村路能够尽快开工,改善我们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现状。”

“无论大事小事,只要能多为村民做些实事,我的工作就有价值。”羊仁伟说道。

羊仁伟在填写贫困户材料

引进产业 做村民致富的“助攻手”

一直以来,黄江村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为主要收入来源,一直突破不了增收的瓶颈。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也是困扰着羊仁伟的问题。

发展产业是让贫困群众增收的关键。羊仁伟整合多年在银行系统上班积累的资源,与企业对接,使得海南林枫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顺利落户中和镇高第岭。该公司的基地主要种植泰国香水金椰子、泰国菠萝蜜、台湾凤梨(手撕凤梨、芒果凤梨等品种)等水果。目前,吸收扶贫产业资金359万多元,惠及中和镇贫困户135户492人。

“基地规模大、效益好,即可务工,又可参与分红,比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小农经济要好得多。而且,务工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实在是太好了。”在基地工作的村民都乐呵呵地笑着说。

此外,羊仁伟多次与镇领导沟通,并向市里申请,将“花之旅”田园旅游综合体项目落户黄江村委会。“花之旅”田园综合体项目计划将浏阳苗木花卉种植优势产业引入,以花卉苗木种植为主题,包括农业种植、文化旅游、酒店民宿、生态园林、农耕文化展示、特色餐饮等一系列组成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儋州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届时,村民可以务工,可以创业做自己的小生意,可以发展旅游等等,致富的渠道变得非常丰富。”羊仁伟说。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羊仁伟说:“驻村扶贫的这几年,是我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看着村民生活慢慢好起来,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价值。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希望我的微薄之力给村民们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