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爲六朝古都,發現古墓是經常有的事,但是一下子發現100多座古墓,而且這些古墓還密密麻麻集中在一起,時間從六朝一直持續到明清時期。如此規模龐大,數量衆多,跨度之久的古墓羣,即便是在南京也很少見。

先來看一張圖片吧,上週南京六朝博物館推出的雲展覽中,發佈了一張考古現場的航拍圖,就是下面這張。

大壯觀路古墓羣航拍圖 /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這是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提供的一張航拍圖,圖中密密麻麻的小方塊就是一座座古墓。古墓羣位於南京城北的玄武區大壯觀路地塊,具體位置在紅山南路與月苑南路之間。2019年這一地塊準備出讓,南京有一項規定在重點埋葬區或施工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工程項目,必須先考古勘探。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從2019年7月起進駐,對這一地塊進行了考古勘探發掘。考古人員原本以爲只是一場普通的考古勘探,在地塊內通過探方等形式進行探測,沒想到很快就有了收穫,好幾個探方發現了不同時期的土層。

更讓考古人員沒想到的是,這僅僅只是個開始,隨着考古發掘的全面展開,一座座古墓陸續被發現。大壯觀路地塊分A、B兩個地塊,考古人員在兩個地塊都發現了大量的古代墓葬。這些墓葬有一些是緊緊挨在一起,甚至有些還出現了部分交叉重疊的現象。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大型的墓葬羣。至今,考古人員已經在這一地塊發掘清理出129座墓葬,其中磚室墓36座,土坑墓93座。考古人員發現,這些墓葬並非同一時期,有東晉、宋、齊、梁、陳的六朝時期古墓,也有唐宋古墓,還有明清時期古墓。這一點,從墓葬形制、土層、隨葬品等都能判斷出來。

大壯觀路古墓形制 /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與南京特殊的歷史發展過程有關,歷史上的幾個古都,雖然千百年來一直存在,但是其位置是有變化的。例如古都洛陽,其古城並非現在的洛陽主城區而在洛陽郊外。南京則不同,南京屬於典型的古今疊壓型城市,從下面這種南京最早的地圖《吳越楚地圖》中可以看到,南京北、東、南三面被羣山環繞,東側又有長江天塹,能發展的地方只有圖中間空白的那麼點地方。

吳越時期的南京地圖《吳越楚地圖》

從第一座城池越城開始直到今天,南京城區的位置一直就在一起,各個朝代不停地一層層疊壓在一起。所以,南京考古工地上經常一挖就挖出好幾個朝代的土層。

下面,來看看大壯觀路古墓羣出土的文物:

六朝時期的青瓷盤口壺 /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六朝青瓷碗 /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宋朝的刻字銅鏡 /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宋朝清白瓷碗 /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宋朝清白瓷粉盒 /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東晉時期的銅印章 /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