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茶嫩芽(彭珉翔 攝)

#翠屏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最能代表春天氣息的,是窗外那一枝盛開的鮮花,而在宜賓翠屏,卻是那郊外青山上一枝枝可愛的綠枝,迎風聽雨,用鮮綠的顏色,打開人們對春的憧憬和對未來的期待。

——對,這就是早茶。

茶爲國飲,第一縷茶香在宜賓。所以翠屏人喝茶,並不單單只是爲了那一口鮮香,更是爲了在這一口鮮香中品味到春的希望。

早茶嫩芽(彭珉翔 攝)

茶客都知道,喝茶要趁春日。在宜賓,在翠屏,“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之後一週內,金秋湖鎮最早的春茶就開始正式開採。立春是干支歷的歲始,乃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新。

翠屏的第一杯鮮茶,以全國茶區中發芽早,鮮葉嫩度高,芽毫披露,採摘及時,製作精良,而極受人們青睞。

翠屏人的眼中,幾乎從來都只有早茶。每年的新春早茶什麼時候採摘、什麼價位、何時上市,這種規律性的話題,都能年年成爲媒體報道的素材。

川茶基地(王宇 攝)

這時如果來旅遊或者做客,宜賓人會告訴你,早茶中能品味3000多年的歷史。

在公元前1022年,宜賓就有“園有芳茗”和“貢茶”的記載;如果你喜歡大自然,早茶中能感受蟄伏了一個冬季,在春風吹來的一瞬間聚集全部能量,從枝葉中生長的力量;如果你喜歡宜賓,早茶中能體驗悠久的茶文化,不僅推動了茶葉的產銷,而且帶動了宜賓茶館、酒樓、交通、商貿、民間文化的綜合發展,特別是清代時形成的早茶文化,更是促進了宜賓茶葉產業的全面發展。

如果到茶農家中做客,他們可掰着手指述說早茶的優點:一是茶樹經過一冬的休養,茶葉內含物營養積累,養分充足;二是早春氣溫相對較低,有利於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於積累,遊離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含量較高,茶葉的香氣、滋味也都會較好;三是早茶季節氣溫低,病蟲害發生較少,一般不需要噴施農藥,所以無農藥污染。

川茶基地(王宇 攝)

在我看來,翠屏早茶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寓意,就是採摘的第一道鮮葉,最能代表翠屏的春日氣息。用一杯茶迎接整個春季,帶來山水園林城市澄澈清亮的顏色和最迷人和煦的香氣,也用味道拉近遊客與翠屏的距離。

因爲歷史上,衆多文人雅士正是因爲茶,而喜歡上宜賓的。

“西來雪浪如炰烹,兩涯一葦乃可橫。忽思鍾陵江十里,白蘋風起縠紋生。酒杯未覺浮蟻滑,茶鼎已作蒼蠅鳴。歸時共須落日盡,亦嫌持蓋僕屢更。”北宋大詩人黃庭堅的《次韻李任道晚飲鎖江亭》,就對宜賓茶文化賦予了深刻的人文意蘊。

金秋湖(黃凌 攝)

陸游的“落日疏林數點鴉,青山闕處是吾家。歸來何事添幽致,小竈燈前自煮茶。”更是藉着煮茶,描繪出了讓人心馳神往的超凡脫世,引發許多人的共鳴。

沒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無法真正遁世,但可以通過一杯早茶來讓心靈迴歸自我,所以立春之後一定要來宜賓翠屏,體驗整座城市的茶香和早茶所代表的翠屏生機,找尋一席心中嚮往的寧靜。(楊光/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