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粟裕祕書長鞠開回憶,粟裕將軍生前不願回憶淮海戰役的一些往事。在日常生活中從不與家人探討淮海戰役時指揮千軍萬馬的英勇豪氣,甚至連有關淮海戰役的書籍和電影也不曾過目。在自己的遺著《粟裕回憶錄》中更是隻字未提淮海戰役。以至於在粟裕將軍去世後由他的妻子楚青敘述完成。

圖|粟裕將軍和夫人楚青

難道對粟裕將軍來說,淮海戰役真的只是他人生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嗎?不然,淮海戰役可以說是影響着中國歷史走向的重要一環。對於粟裕將軍而言,淮海戰役更是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豪情萬丈。

楚青從丈夫的遺物中發現了一個十分整潔的筆記本,筆記本上記錄着粟裕將軍的一首詩:

作戰方針,攻城打援,首佔開封。又俘區壽年,再創敵援;戰局過坳,敵轉防禦。兗濟解放,徐海動搖,橫掃江淮在今朝。十月節,我大軍南揮,分割包抄。首殲碾莊百韜,看徐雙甕鱉哪裏逃。笑緯國東援,損兵徒勞;雙堆黃維,稱蔣嫡系,覆滅於後。杜氏將軍,傾巢突圍也難逃。時迫矣,滅蔣家王朝,就在今宵。

這首粟裕將軍撰寫的《沁園春·淮海戰役》不僅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更是展現出粟裕將軍深藏若虛的處世方針。曾經的榮耀自己自然要在心裏引以爲豪,但是在外界要時刻謙虛謹慎,唯有戒驕戒躁,才能再創輝煌。

戰前抗命

縱觀3年解放戰爭,1947年無疑是中國命運的轉折點。這年三月,毛澤東秉持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戰略理念,懷揣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戰術眼光,果斷使得黨中央放棄革命聖地延安。毛主席的軍事素養、戰略眼光使得後人歎爲觀止。

圖|粟裕將軍

年初,華東野戰軍在粟裕將軍的領導下取得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孟良崮戰役等一系列局部戰役的勝利,特別是在孟良崮戰役中,裝備落後的華東野戰軍竟然一舉殲滅了“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師軍團。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被國民黨譽爲王牌部隊。這支部隊共有三萬多兵力,全部美械現代化武裝,在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等,在歷次戰役中都取得不錯的戰績,因此第七十四師也被蔣介石的國軍稱爲打出來的王牌。

沒想到如此強悍的國民黨主力軍隊與粟裕將軍的華東野戰軍一碰面,便被基本殲滅,其中七十四師首腦張靈甫師長就在孟良崮一戰中被人民解放軍擊斃。

圖|孟良崮戰疫要圖

在粟裕的指揮下華東野戰軍攪和着蔣介石的國軍不得安寧,另一方面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爲了減輕國軍給劉鄧大軍帶來的壓力,毛澤東急電粟裕將軍領導的華東野戰軍下一步南下江南地區,分散蔣介石的注意力、吸引敵軍火力,給華北方面部隊爭取時間。

毛主席的遠見卓識早有體現,一般情況下將領們只要服從中央的決定即可,一來表現出對革命的忠誠,二來減少自己決策失誤所承擔的責任。決策是中央出的,下面的人只懂得幹活,出了事,中央背鍋,中央領導擔責任、自我檢討。

但是此時的粟裕卻動了心思,他要來一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戲碼。粟裕經過深思熟慮,準備毅然決然地跟毛主席“唱反調”。他向中央請示華東野戰軍先按兵不動,在華東地區等待一個機會,和國軍打一場殲滅戰,以此消耗國民黨的有生力量。粟裕這麼做也是結合當下、實事求是,經過宿北、魯南、孟良崮等多次戰役,雖然華東野戰軍取得了一系列戰績,甚至殲滅了國軍王牌之一的第七十四師。但是這些戰果也並非唾手可得,軍隊的傷亡不計其數。據鞠開回憶,當時十二萬華東野戰軍戰士中就有三萬傷員。如果強行南下,華東野戰軍將放棄自己熟悉的戰區,將士們身處陌生的領域,大量的減員在所難免。爲了保住華東野戰軍的有生力量,粟裕不惜一切代價跟中央“唱反調”。

圖|粟裕大將的貼身祕書鞠開

當時,粟裕定期前去中央彙報工作,並想借此機會堅持自己的主張。粟裕本以爲一場爭論在所難免,誰知在得知粟裕到來的消息時。毛主席主動跑到院子外迎接粟裕,第一句話便是:我們的英雄來嘍。

毛主席的話,肯定了粟裕將軍在華東野戰軍的領導工作,同時拉近革命戰友之間的友誼。經過兩天的討論,中央一致決定取消原來的建議,華東野戰軍按照粟裕所設想的進行戰略部署。

這之後,粟裕瞅準機會指揮了土沙集戰役。此戰華東野戰軍全殲國民黨整編第五十七師,迫使蔣介石從山東和大別山一帶防區抽出四個師的兵力火速支援。

土沙集一戰,粟裕不僅消耗了國民黨有生力量,還緩解了劉鄧大軍的壓力,更是極大程度上防止我軍異地作戰大量減員事故的發生。一石三鳥,可見粟裕將軍的大局觀、膽量和說到做到的行事作風。

淮海戰役

在我軍由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轉變中,粟裕將軍所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也有了新動作。華東野戰軍一聲不響地向豫皖蘇邊區挺進,一聲炮響,華東野戰軍已是兵臨古城開封之下。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解放軍會對如此堅固的重鎮開封下手慌亂之間蔣介石只得增援重鎮開封,在中原野戰軍的配合之下,人民解放軍開始圍點打援的戰略。開封戰役自6月17日始,至21日23時開封國軍守軍被全部殲滅爲止,共計5日。在5日的較量中,粟裕不僅只想着眼下這盤棋,他的腦海中早已構思一盤大棋、一盤攪亂淮海的棋。

據粟裕的祕書長鞠開會議,當開封戰役進行到巷戰時,粟裕將軍交給機要處一份電報,內容是預想在淮陰、淮安等地與國軍開戰,觀察戰況後,再進一步決定是否向連雲港等地出兵。電報發出後,粟裕特地提醒機要處的戰士,中央的回電要第一時間遞到自己的手上,不要估計自己的作息,就算是深夜自己在睡覺,電報一到,也得給他拍醒。

第二日,粟裕如期受到中央的回覆,毛主席不但贊同粟裕的觀點,並且指出此時打響淮海戰役甚爲必要。當然其中也夾雜着毛主席對粟裕的建議,毛主席建議粟裕不要侷限於兩淮地區、也不要去想連雲港和海州的問題,淮海戰役應先給黃百韜(第七兵團)當頭一棒。

圖|國軍第七兵團司令黃百韜

在粟裕與中央反覆推敲過後,原本的“小淮海”逐步形成爲“大淮海”。

在淮海戰役爆發之前,粟裕的華東野戰軍做着戰前準備。在開封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又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睢杞戰役、兗州戰役的勝利。華東野戰軍的勝利使得駐守濟南的王耀武孤立無援。粟裕的圍點打援戰略使得國民黨援軍遲遲不敢北上,濟南城在爲期一週的炮火聲中失守,第二綏靖區指揮官王耀武和手下的23位將士被解放軍俘虜。

豫東戰役的全面勝利爲淮海戰役的打響奠定了基礎,中原地區的國軍得以重創,華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開始聯動作戰。

粟裕拿下濟南後,將十幾臺大功率電報機留在濟南日夜不停的向外界發送電報。這一舉動使得蔣介石錯誤的認爲粟裕的華東野戰軍主力還在山東地區,而粟裕的華東野戰軍早已和中原野戰軍的七個縱隊暗度陳倉、劍指徐州。粟裕將軍這招聲東擊西拖垮了蔣介石排兵佈陣的速度,首戰便打國軍一個措手不及。

圖|1948年6月,粟裕在豫東戰役前線指揮所。

淮海戰役打的最爲激烈的時候,粟裕緊張到七天沒閤眼。強烈的壓迫感、緊張感使得粟裕將軍高血壓的老毛病再犯。當時隨行的醫生清楚的記得,粟裕將軍的高壓接近200,低壓也達到了驚人的100。壓力襲來,粟裕的臉通常紅彤彤的,頭更是嗡嗡叫個不停。淮海戰役正值冬日,粟裕爲緩解頭痛,經常性地將頭貼近玻璃或是拿地上的雪揉搓臉頰,以刺骨的冰冷來緩解病痛的折磨。

功夫不負有心人,淮海戰役最終殲敵55.5萬人,半個中國迎來解放的熱潮。

授銜風波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這句話貌似是爲授銜一事替粟裕將軍鳴不公,實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粟裕戰功赫赫,僅國民黨“五大王牌”就消滅了三個,南昌起義時只是個小班長,20年後竟成長爲一員大將。

圖|淮海戰役

世人揣度粟裕之功當爲元帥,怎能屈居十大將軍之首?就連毛主席也評價粟裕實際操作的淮海戰役是:一碗夾生飯,硬生生地被你們一口一口吞下。是中央對粟裕不公嗎?

不然,早在1955年授銜前夕,粟裕就極力向毛主席推辭元帥之銜,他甚至連將軍都不想當。粟裕有自己的考量,在建國之初粟裕就因美尼爾氏綜合症和高血壓前去蘇聯治療,因此一些戰役並未參與,心中受之有愧。

再者粟裕將軍本就是個謙卑之人,早在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司令兼政治委員陳毅被調離後,重擔自然落到了粟裕身上,粟裕幾番推脫,最終以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的職位臨危受命。兩個“代”字,足以看出粟裕的謙遜。如此謙虛,不爭功冒進的粟裕將軍怎會爲元帥這一“虛銜”而流下淚水呢?

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應當關注的不是陰謀論,得勝之後的冊封軍銜不公,我們本應當學習的是老一輩革命家喫苦耐勞、將生命置之度外的犧牲精神。粟裕爲什麼會患有美尼爾氏綜合症,他身負六處大傷。1927年頭部被子彈所傷險些喪命,自此頭痛便伴隨着粟裕將軍的一生。戰事平息、建設祖國時,粟裕再也沒有提及淮海戰役的相關信息,淮海戰役是粟裕將軍最大的榮譽。老年的將軍看淡世間風雲,將自己的榮譽雪藏心底。當代的年輕人又有幾人能做到?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有些事不必說,歷史雖然掩蓋許多事實,但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又怎會被陰謀論者所扭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