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禁城裏,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祕密,徐公公也不例外,他的祕密就是當年和珅有點關係,害怕皇上查出什麼端倪,所以才暗中培養女孩入宮做妃子,目的就是罩住他這個藥管局的公公義父,有什麼事都可以第一時間通知他,讓他好準備。

除了福雅,爾淳,沅淇,淑寧這個四個義女外,不知道在之前,徐公公有沒有安排其他的人進宮,就這個四個義女,只有兩個是存活下來的,一個是棄妃福雅,一個是爾淳,她們除了級別都是貴人以外,還有一個隱藏的關係是兩姐妹。

爾淳,沅淇,淑寧進宮的原因還是爲了保住義父徐公公,但實際上是上一屆貴人福雅成爲棄棋,要重新安排過秀女接近皇上,那她們四個誰最適合留在深宮裏呢?福雅

最早被送進宮的內應,因爲愛上孫白楊甘願成爲棄妃,其實她能封爲貴人,可見之前也被皇上喜好過一陣子的,也沒有被皇后和如妃除去,足見福雅的情商很高,加入宮鬥沒有成爲這兩個女人之間的犧牲品。

就算她退出宮斗的行列也能在偏殿生活了3年,和她與世無爭的性格有關,又或者說她進宮以後就知道徐公公這個計劃是不會成功的,才及時抽身,不被徐公公控制,過自己的小日子。

後來有遇見爾淳一見如故,也適當提點爾淳別太沖動做事,知道爾淳和自己一樣喜歡孫白楊,沒有妒忌反而更憐惜她,她們都同時擁有一個不能說的祕密。

福雅在沒有盟友的情況下還能全身而退,就知道她的保命手腕有多高,她明白所有的套路,而自己不輕易下套,這也是孫白楊爲什麼一直關照她的原因。淑寧

淑寧和爾淳她們是同期進宮的,資質不是三人中最好的,就被柳大娘訓練成大家閨秀的模樣,在三人中是沒有特色的一個,在現實生活裏就是賢妻良母型的,其優點就是有住家菜的味道,徐公公選平平無奇的淑寧想着這三個有不同的風格,皇上看習慣後宮的美豔動人,可能有時候會選擇淑寧這種樣子的。

只是徐公公沒有想到,皇上只愛美人,不喜歡賢妻良母型的,淑寧也沒有被選上就發瘋了。

淑寧發瘋的原因是她自己作的,本來三個小姐妹表面和睦,實際妒忌爾淳和沅淇的感情好,和她總是有隔閡,導火線就是爾淳沒有去祭祀,皇上看上沅淇,也沒有看上她。

她一廂情願賢妻良母型的包裝是最容易接近皇上的,誰知皇上不喫這套,看到這個類型皇上就會想到皇后,賢妻良母有一個就夠了,不需要兩個,直接無視淑寧。

淑寧敗給爾淳的原因和沅淇一樣,以爲爾淳會念着多年姐妹之情不會出手,就是她的自信輕敵了,爾淳用了讓她出醜的方式結束她的妃子夢。

淑寧走得最錯的一步棋子就是把自己的姐妹坑走,讓她們之間的鐵三角關係瓦解了,以爲自己能夠一人獨大,說沅淇天真,真正天真的人是淑寧纔對。沅淇

沅淇在她們三人之中資質是活潑可愛型的。她也是三人年紀最小的一個,還是一個喫貨,每次她出現都是喫東西或者找喫東西的路上,那份天真是爾淳淑寧沒有的,沒心沒肺的活着,在鍾粹宮打聽消息是最容易的,看起來是最沒有威脅性的人。

就是在祭祀被皇上看上以後就改變了,她心裏想着她快完成義父交給的任務真開心着,沒有留意淑寧的陰險,把自己搭進去,還有就是淑寧利用她信任的徐大娘和爾淳消息來欺騙她。

沅淇做得最錯誤的事就是相信淑寧的話,在很早以前,淑寧就已經設計過沅淇,當時是爾淳救了沅淇,她沒有那次的吸取教訓,被淑寧利用了,這次爾淳也不能救得了她,這是皇宮,不是民間小孩子之間的大鬧。

還是人贓並獲,她就知道自己要領飯盒了。

沅淇本來就好像進宮是打醬油一樣,就是來宮裏體驗宮裏的伙食好不好一樣,她是走錯宮門,徐公公不應該把她安排做秀女的,應該安排她去御膳房做個掌廚宮女纔對。爾淳

三人中資質最好的一個,不僅長得好看,還是徐公公最看好的一枚棋子,爾淳果然沒有讓徐公公失望,她用柳大娘教的招式俘虜了皇上的心。

在進宮前就和這屆秀女姿色最好的玉瑩做塑膠姐妹,方便以後算計她,玉瑩也在她的安排一步步跌入陷阱裏,先是算計玉瑩去陳妃的房間惹如妃不快,不過當時被安茜救下,,再然後到祭祀的時候把玉瑩拖住,讓她沒有機會見到皇上。

雖然玉瑩靠自己扮豬喫老虎的演技獲得如妃信任,爾淳就利用玉瑩對自己的懷疑成功再次將她引到陳妃的房間,讓她做自己的替身,默認她是徐公公內應。

爾淳就安全了,再拉攏如妃,加害她身邊的宮女,成功絆倒如妃這棵大樹。

爾淳是三人組中隱藏計謀最深的人,不然淑寧也不會被她算計了而不自知,她比其他兩人對徐公公更爲忠心,在徐公公領飯盒還差點留出馬腳,險些送命,還好有福雅提醒,並標明身份。結語

她們四個徐公公安排的內應,最適合在宮裏生存的是福雅,不是她爲了愛情背叛了自己的義父的話,就沒有爾淳她們三個人的劇情了。

徐公公怎麼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只壓在福雅上呢?所以劇情還是會繼續的,只是這個以徐公公爲名義的團體先自己內訌了,後來才導致瓦解的。

所以還是福雅的眼光獨到,知道徐公公最後還是不會成功的,真因爲徐公公的死,她才知道爾淳的身份。

我是@呢喃影視梗兔子一個喜歡看劇的老妹子,在我看的劇中有沒有你們喜歡的影視劇,歡迎一起探討,那就請關注我。謝謝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