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文

醫學,挽救生命、維護健康之科學;醫者,健康所繫、性命相托之仁士。37年前,我步入神聖醫學的學府並莊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爲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37年來,我身着白衣、銘記誓言,主刀數千臺開顱手術,診療數十萬患者,赤誠解除病痛、忠誠守護健康、真誠贏得信賴,逐漸成長爲知名神經外科專家,擔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多家大學博士生導師。回望來時路,我經歷了三重境界治學、誠字當先爲醫、畢生探求醫學三個階段。

三重境界治學

治學有三重境界:

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三重“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醫學探索亦如是,“獨上高樓”,醫學生學習任務繁重,既要對醫學知識強記博聞,也需對臨牀技能深鑽細研,醫學生不僅有“一學期課本厚半米”的辛苦,而且有“我爲生命代言”的追求。六年醫科大學,諸多酸甜苦辣,惟以掙脫一切私慾雜念,定住一顆求知恆心;“衣帶漸寬”,荀況曰“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有人說,醫生靠現代科技診斷治療,我認爲醫生不是隻靠科技,更靠知識累積、技能磨礪,解剖間、實驗室、圖書館中無數個深夜如琢如磨,將自覺學習養成習慣,鍥而不捨養成自然,正是這種始終如一、無怨無悔的精神,潛移默化中讓我收穫無數的驚喜和快樂;“驀然回首”,“瞭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上下求索之後的啓悟,十二字箴言:“多動手、多反思、多換位、多總結”是竭力耕耘之後的倍獲,“積累是金、終身學習”是突破自身之後的豁達與從容。

誠字當先爲醫

著名醫史學家西格里斯曾經說過:“每一個醫學行動始終涉及兩類當事人:醫師和病員”,戰勝病魔既要靠醫生精湛的醫術,又要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積極配合的態度。要獲得病人的認可,離不開一個字“誠”——真誠、赤誠、忠誠。真誠的溝通能夠贏得患者的信賴,積極配合治療,醫患矛盾相應減少,治療效果相對較好。赤誠抗擊病魔,醫患雙方都處於關鍵位置,患者康復通過醫者實現,醫者在診療過程中加深理解認知,提升診療技能。從業以來,我對患者始終赤膽忠心護佑,對疾病始終堅持攻克,正是這一份赤誠,終於在所處領域中有所突破,居於國內一流水平。

忠誠守護健康,生命是神聖的,醫學是人格化的,需要更加註重培養職業道德。醫生的天職是守護健康,不爲名利,時刻謙虛自律,心懷責任。而醫德比醫技更重要,醫德,沉甸甸的兩字,需附上一生的追求與努力,特魯多博士的墓誌銘: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醫者,仁心也,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

畢生探求醫學

選擇了醫學,也就選擇了做一輩子的“醫學生”。在新知識爆炸的時代,學校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將所有的新知識全部傳授給我們,作爲一名醫學生,應該始終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跟上醫學的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記得老師常說:一個好的醫生,就應該讓病人花最少的錢治好病。對一般人來說,新技術有優勢但昂貴,揹負起“健康所託”,就要學會“老藥新用”,在探索中啓迪創新,在學習中啓示規律,在積累中提煉真金。

醫學有其獨特性,它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不僅要積累大量的醫學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學及人文社科知識,如此龐雜繁重,唯有積極面對,學會自主學習(這也是終身學習的含義之一),才能經過地獄般的磨鍊,品嚐學習的甘甜,最終達到醫學殿堂的最高級。功夫不負有心人,從醫數十年日復一日地積累、學習和研究,讓我“窺得”很多創新進步,先後獲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其他獎項,發明國家專利數十項,出版專著10部,發表SCI論文近百篇。

終身學習、注重積累是醫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也是醫生這個神聖職業的基本要求。只有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才能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自覺地不斷地學習並吸收新知識,才能適應層出不窮的新理論新方法,找到各種新出現疾病的治療方法。在此,我建議即將入讀醫學專業的青年學子:首先要培養終身學習意識。當今科技發展迅速,新知識層出不窮,擯棄在校學習幾年受益終生的思想,理解終身學習的必要性;其次,學會主動有效獲取知識。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時代的變遷,使得學習已不再是以教師爲中心,而是以自己爲中心,在有限的時間內,主動積極有效地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需要在學習過程中慢慢探索並獲得;培塑在職學習的意志力。這是醫學生必須花大量時間去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心理支柱。學習本身比較枯燥,工作後生活中諸多壓力、諸多誘惑,需要我們必須養成堅強的意志力,把學習轉化成一種生活的習慣和樂趣;持續拓寬知識面。在完成現階段學習任務的同時,應該大量涉獵課外圖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瞭解有效信息並付諸實踐,從而使不同知識能相互融會貫通,啓迪創新。注重大量知識的積累與記憶,是醫學學習的一大特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