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隔壁王叔打電話給我,說最近頭痛的很,手臂感覺有一些麻,上次看過我寫的腦出血的科普文章後,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腦部疾病!王叔我是知道的,已經接近60歲左右的人了,唯一的愛好就是喝點酒,每天不論早晚的都會來兩口,鑑於有長期的飲酒史,我還是建議其去醫院做一個腦部CT,排除一下是否有腦部缺血或者腦梗塞的問題!

今天,他又跟我打電話說,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醫生說血壓有一些高,需要注意,要少喝酒!儘管這次檢測沒什麼問題,但血壓高、長期飲酒,這兩個因素還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腦梗發生的兩大危險因素。

那麼什麼是腦梗呢?

腦梗實際上就是腦部血管發生供血障礙,導致腦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引發缺血、缺氧,進一步加劇使得腦組織的出現缺血性壞死或軟化。目前臨牀中常見的腦梗大概佔據腦卒中的絕大多數,常見發病類型包含有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

絕大部分腦梗賽發生的時候,都是突然發生的,比如一個人好好的時候,突然就說不出話、活動受限,甚至就突然倒下,這種腦梗賽的發生,如果在短期內搶救不及時,很容易發生生命危險。其實,在腦梗賽發生之前,身體都會出現一些先兆症狀,一起來看看吧!

身體的哪些症狀是輕度腦梗的信號?

1.肢體麻木:腦梗早期的症狀之一就是肢體會出現麻木的感覺,這種出現麻木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由於肢體是受到神經系統的支配,如果有反覆出現麻木症狀的,還應當警惕是否有腦梗的風險。

2.突發的頭暈或者頭痛,甚至站立不穩:這種症狀出現意味着腦梗發生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這種症狀反覆出現,基本是需要去醫院好好的做一個檢查,尤其是當站立都不穩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已經發生了腦部局部血管出現供血不足,影響了腦部的肢體功能。

3.看東西模糊:這一點尤其是在老年人中不被重視,因爲很多人會認爲視力下降是由於年齡大了,看不清東西,很正常的現象;其實在腦梗患者早期,由於眼睛周圍與腦部很多血管相通,如果出現了腦梗,會直接影響眼周圍神經及血管,從而導致視力下降,出現模糊的症狀。

4.說話不利索,談吐有困難:這個症狀是很多腦梗或者腦出血患者都可能出現的語言中樞受到損傷的早期表現,說話不清楚或者有障礙,提示腦部發生梗塞的可能性很大!

5.其他表現:除此之外,腦梗塞的前期早期症狀還有可能出現嗜睡、打哈欠、記憶力減退等症狀,這些早期信號的出現,都無不提示,需要警惕腦梗的發生。應當進一步地進行檢查,降低或者延後腦梗帶來的風險。

那麼如何預防腦梗塞呢?

注意“三高”的控制:“三高”往往是腦梗塞的重要誘因,對於三高的控制是預防腦梗塞的最有效的措施。一般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並不是要求血壓、血糖以及血脂等控制到健康人水平一下,實際上,只要維持好血壓,避免波動較大,對於65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130/80mmHg左右,不低於120/70mmHg就可以,而6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在可耐受情況下控制在140/90mmHg以內,不可低於120/70mmHg。血糖也需要在控制在一定水平,尤其是血糖一天之中,會出現一定的波動,一定要動態監測血糖,合理的降糖;此外,對於高血脂的患者,除了藥物控制以外,飲食控制也是很有必要,少喫油膩的食物,降低血管中的血脂。控制好體重,加強鍛鍊:很多疾病其實都與肥胖有關,生活中需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加強體育鍛煉,多多注意飲食,低鹽低脂,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食用綠色蔬菜水果,做到“管住嘴,邁開腿”,尤其是60歲以後的年齡的男性!戒菸限酒:這兩大危險因素是腦梗塞的間接因素,因此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戒菸限酒,尤其是“三高”患者,這樣才能防止由於三高帶來的併發症,降低腦出血的風險。

漫話點評

腦梗塞在60歲以後的老年人中發病率近年來還是比較高的,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低鹽低脂飲食,多運動;三高朋友也一定要控制好血壓、血糖以及血脂,通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再加上藥物控制,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預防腦梗塞的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