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地鐵,大多數人的記憶都是

擁擠、嘈雜

如果在來往地鐵的路上

傳來悅耳的鋼琴聲

是否能安撫你煩躁的心?

一架鋼琴滿足“愛樂之心”

最近,位於成都市武侯區的

省體育館地鐵站一架鋼琴

在抖音、微博、小紅書上火了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

來往的行人都可以坐在這裏免費演奏

鋼琴旁寫有這樣的一句話

“願你留下動人的樂曲,共同傳遞音樂的力量”

正是有了這架鋼琴的存在

讓地鐵通道里爲生活奔波的人們

有了一處能讓自己放緩節奏的方寸之地

去年11月《人民日報》公衆號

刊發了一位成都地鐵保潔員的故事

這位60多歲的地鐵保潔員名叫徐桂芳

音樂是她爲數不多的愛好之一

工作之餘,她放鬆的方式就是演奏這架鋼琴

她的雙手雖然已經佈滿皺紋

但一旦觸摸到琴鍵

音樂就賦予了雙手新的活力

60多歲仍在追求音樂夢想

這讓很多人都不自覺地佩服起徐桂芳

並親切地叫她“鋼琴奶奶”

還有一位70多歲的王姓老人

他說他是從航空港過來彈琴

有一次,他與兩位女士一起

彈奏配演唱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國》

引來了衆多行人的駐足聆聽

他有一個夢想:

希望能夠在這架鋼琴旁找到一羣知音

組個小樂團,在這裏演出

一架鋼琴實現“愛樂之城”

一架鋼琴,不僅給來往的行人帶來了心靈上的慰藉,也體現了武侯區正全力打造音樂產業發展新高地,讓音樂充滿武侯區的決心。

目前,武侯區重點打造“一城”“一帶”“一坊”“一港”四大百億集羣(即“四核”)。其中的“一坊”,是成都音樂坊。

成都音樂坊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望江路街道,以城市音樂廳爲中心,以四川音樂學院和四川大學爲依託,其規劃區域爲南至一環路南一段、西至新南路、東至錦江,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從地圖上看,三角形區域頗像一顆“鑽石”。

在這片成都音樂氛圍最爲濃厚的街區,不止有各大高校,還有衆多琴行、樂器店、音樂培訓機構紮根於此。這裏就像是整座城市的“音樂引擎”,將街區與音樂劃上等號。

音樂坊將緊緊圍繞“三城三都”目標定位,構建原創音樂孵化、演藝演出經紀、音樂培養教育、樂器銷售、音樂文化版權服務五大音樂產業核心。

按照規劃,成都音樂坊按照“一心兩軸三街多核”的佈局進行打造。

“一心”:以城市音樂廳爲代表的音樂產業核心區,作爲西南地區最大的音樂廳,它吸引着不少國際文化人才、演奏家與音樂朝聖者前往。

“兩軸”:音樂休閒軸(絲竹路)、音樂風貌軸(十二街);

“三街”:包括愛琴音樂街(臨江東路、絲管路)、音樂培訓教育街(致民路)、工匠大師街(新生路);

“多核”:音樂版權與藝人培訓、音樂文創園、電子音樂、親子音樂教育、九眼橋酒吧、愛琴音樂廣場、婚慶廣場、全功能服務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坊還將通過三大音樂場景、兩項音樂計劃,讓大衆參與其中,濡養社區生活美學。

三大音樂場景分別是:

爲音樂旅遊提供服務配套的“智慧音樂旅遊服務中心

在絲竹路音樂大道上打造的“天府音樂文化長廊”這裏蒐集整理成都不同時期的大師、大作、大事,將絲竹路打造成爲具有觀賞性和互動性的音樂藝術街道。

生活化的音樂欣賞場所“琴歌園”,川音師生、獨立音樂人、青年街頭藝人將在這裏進行表演。

音樂坊不斷將國際音樂與本地文化進行融合,營造城市的音樂氛圍,既凸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也通過高品質的演奏與現代科技的優勢,展現出打造“音樂之都”的決心。

隨着城市音樂廳與成都音樂坊等重大項目的推進及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的連續發佈,武侯區在加快“國際音樂之都”建設的同時,還將給予成都這片音樂市場更多的活力,爲廣大音樂創作者們提供真正的創作天堂。

未來

武侯區將繼續大力發展音樂產業

助力“天府旅遊名縣”創建

爲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再添武侯力量

(來源:武侯區文體旅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