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末明初的大动荡基本结束,明太祖朱元璋正式恢复汉家故土,实现了驱逐鞑虏的宏愿。可明军虽然已经将蒙元逐出中原,但蒙元残部很快就在漠北重新聚集起力量并建立了北元政权,再次成为新生的大明王朝的最大威胁。为了彻底解除北元对明朝的压制,明蒙之间在洪武五年(1372年)爆发了岭北大战。

岭北大战是太祖朱元璋对北元的最大规模的征伐,共汇集十五万明军精锐,分三路由中、东、西向北元都城和林进发。此战中,虽然由徐达率领的主力中路军先后击败多股元军,但最后还是在外蒙高原上陷入重围,旋即失败撤退。不久,东路李文忠的的大军也在一路高歌猛进后被蒙元击溃,狼狈逃回中原。盘点下来,只有大将冯胜率领的西路军获得巨大斩获,一路荡平河西。即便西路军获得大胜,但此次征伐也还是失败了。

虽然只是明朝历史上的大战之一,但此战对大明帝国来说可谓极其重要。要知道,近代以来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不过是“十八省本部”的规模,以至于蒙古、西藏和东北满洲都算不得中国领土。当然,这是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抹黑和讹诈,但从中也折射出一大真相:作为最后一个汉家帝国,明朝确实没能恢复汉唐故土,西域和河西都被先后抛弃,以至于成为后世的把柄。

图片来源:信息素

其实,大明中后期对边疆领土的统治崩溃和明初的此次大战就有直接关系。要知道在明初,明军战力之强可谓举世无匹:南下安南,北上蒙古,西征西域,东击群寇,俨然东亚最强战争力量。但明军的战力在建国后却迅速衰退,以至于到晚明时候,明朝疆域收缩到内地。究其根本,史家纷纷指责冯胜弃地!

冯胜统帅的西路军一路凯歌,在颍川侯傅友德率领的5000铁骑的突击下,明军主力于西凉(武威)击败北元的西北主力,随后又在扫林山(今酒泉北)大败北元军,斩首400余级,俘虏北元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着等高官权贵。虽然其他两路大军先后败北,但冯胜依旧率领大军俘获了北元岐王的金银大印和牲畜2万头,在中原政权消失四百余年后的河西走廊,再次有了汉军的踪迹。

要知道,在唐中叶后,中原王朝的势力就被彻底逐出河西,直到明初的岭北之战,冯胜再次率领大军征伐河西,兵锋直达西域。这引得中亚的帖木儿大帝十分惊恐,几乎认为明军将要进军中亚!然而冯胜在大胜之后并没有分兵驻守河西各个重镇,而是焚毁各地粮草后俘获大量牲畜东归。

据史书记载,冯胜认为西域和河西早已不是儒家社会,而是被伊斯兰教浸染的异国他乡,再也不值得中华前来,于是便放弃了对河西乃至西域的统治。不得不说,明朝确实没有蒙元和日后的满清一样的世界视野,丝毫没有所谓的“内亚视野”,将大好河山放弃。

其实,更深层的问题不是冯胜的个人决定,而是大明上层的整体眼界决定的。当然,国力强盛的察合台汗国也并非吃素的,虽然很快对明朝称臣,但一等到明朝衰弱就迅速攻略嘉峪关。茫茫黄沙,大明帝国面临四面围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