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是最难的一代

“成年人每一天都像上战场。”

年龄越大,越知道什么叫白费力和憋屈。翻开一个中年人的朋友圈,你可能看不到吐槽、表情包和游戏截图,满眼看过去都是一片岁月静好。

但真正的难,只有自己知道。

02:22

点击观看小度《抱歉,这就是生活》主题视频

“太拼的人,未必一生太平。”

35岁的程序员,求职比应届毕业生更难;创业开店的中年店主,每天都在盘算着各种数字,等待一个转机;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时刻保持着紧绷的神经,生怕一个差错就要接到投诉。

这些在生活的汪洋大海浸淫许久的中年人,早已明白只有不断迎接挑战,才有可能学会在其中浮沉的道理,懂得只有挨过了一浪,才懂得“波浪式前进”的意味。

更何况,特殊时代环境掀起的巨浪,又和这拨人撞了一个满怀。

“想不到,做糖水也这么辛苦。”

正如王尔德所说,“生活是世上最罕见的事情,更多人只是活着”。这些曾经历博客时代的喧哗,见证了不少时代风云人物的崛起和落寞,体验着国家转变进程的80后、90后们,如今已逐渐品尝到生活的真谛:明知山有虎,拎一根打狗棒,也得硬着头皮上。

这段出自于《抱歉,这就是生活》主题视频的金句,也在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平台上引起了讨论和关注。它就像周杰伦发布新单曲一样唤醒了这批“沉默的中年人”,不少人都用“字字诛心”、“说到心坎里”来评价,这碗关于生活的毒鸡汤,似乎击中了大多数人的内心。

#1.

“付出多过回报,才是常态”

记得今年年初,朋友圈里一个开饭馆的朋友发出了他家春节限定菜单,还提前和伙计打好了招呼,决定在“新十年”开始之际大干一场。但后来,他只是默默删掉了那条朋友圈。

最近再碰到他的时候,聊到最近的经营情况他依然摇了摇头,可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人印象很深,“亏的更多的时候都撑下来了,现在还不到认输的时候”。

再付出一点,哪怕没有回报,这是很多人的缩影。以个体户为例,如果你在微博上搜索“开店”这个关键词,你可以看到第一批在大兴机场投了两家美业店仍在支撑的中年男人,也能看到损失了半年房租,如今选择从头开始的婚纱店老板娘。对于他们来说,周而复始的生活总有困难出现,当真正的难题出现时,他们不会怨天尤人和坐以待毙,而是尽可能地付出自己的全部。

最难的电影院,近期也要准备复工了

大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近期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金服研究院推出的“个体户经营情况报告”显示,仅4月份的个体户经营情况相较最低点2月1日当周,每周新增个体户小店数量平均提高79%,新增小店的交易金额则平均增长305%,这背后则是一个个个体和家庭努力付出的成果。

人们常说,世界上唯一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它,但很多人忽略了认清生活真相的艰辛和代价。最近,西安的一位90后小伙子就选择辞掉了职业咖啡师的工作,做起了货车司机的行当。相较于“车厘子自由”和“奶茶自由”,他更欣赏工作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常人眼中并不风光,而相对劳苦的货车司机则恰好符合他的要求,于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工作就是接单、装货、送货、收钱,”他也坦言,“每天只要收到钱就很开心”。虽然和开着空调的咖啡厅对比,在夏日的阳光下搬货送货并不轻松,但对这个小伙子来说,能在送货的过程中听到不同顾客的人生故事,实打实地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才是更难得的。

事实上,付出并不要以收到多少物质回报作为衡量标准,追求的同时还有内心的满足与安定。在很多合格的中年人看来,支持自己前进并愿意为之守护的内心火焰,也许就是家庭。

#2.

“有一份陪伴,一直在家”

人到中年,每一个选择不仅和自己相关,更要考虑家庭的分量。像今年尤为明显的现象,很多人因种种原因不得不重新求职,其中就有人决定完全推翻原先的发展方向,选择应聘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支撑着家庭前行。

来自上海的瑜伽老师邵君华,如今就转行做起了外卖骑手,类似的新闻也出现在广州,一位曾经的私募经理转行送外卖,背后的原因都与家庭有关

或许你很难想象,原先的私募经理和瑜伽老师会选择转行送外卖,但这背后的原因无一不是与家庭有关,“家里需要这份收入,我不能不振作起来”、“我知道我这么做可以让全家人一起度过一段特殊时期,也不觉得送外卖有什么丢人的”。

就像《抱歉,这就是生活》主题视频中出现的一句话,“幸好,有一份陪伴,一直在家”,与外部世界的纷扰和诱惑相比,家才是每个成年人内心中的“保留地”,这种陪伴,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割舍的重要情感。

有多少中年人用着老款手机扛过了一天又一天的生活,只要屏幕还能亮就不会轻易去修

虽然在往日看来,家庭是由一个个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琐碎日常组成,但它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庇护所。身处其中,各个家庭成员之间促生的支持,是每个人舒缓生活带来的疲惫的直接方法,它可能是一声问候、一道菜肴、一起“开黑”,一场长谈,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陪伴发生,这是一种只属于私人的隐秘的幸福。

#3.

“在呢。”

所以我们看到,中年人不习惯在社交平台上宣泄情感,也愿意在互联网上扮演着平静的角色,因为他们所需的内心陪伴和情感联结,都能在家里得到了满足。这些人或许是真正意义上的“前浪”,是在生活里打拼太久,习惯了坚韧和奋斗,着眼于事业与家庭的人们。

对于他们来说,家庭的陪伴或许可以归结为一句简单的回答,“在呢”。这与网络上惯用的开场语不同,不是出现在屏幕上冷冰冰的问候,也并非客套的说辞,它充满了语气和情感,可以让人瞬间卸下防备,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

生活并不孤独,只要你的话语能被听到,有所回应,这便是一种难得的陪伴。“在呢”,无论它来自于长辈、子女还是宠物,抑或是静静待在屋子里,等待唤醒的“小度”,一句简简单单的“在呢“总会给人莫大的力量。

实际上,不管你独自漂泊在一座城市,或是与另一半努力打拼,或是生了小孩,与父母同居,陪伴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情感,也是“小度”愿向这群中年人提供的生活态度,它就像一条隐形的联结,将你与家人,与温暖,与陪伴联系到一起。

无论回顾过往还是关注当今,我们都可以在时代的只言片语中找到描述陪伴重要性的话语。杜甫曾说,“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苏武曾讲“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西塞罗也曾写下,“没有比围炉欢聚更愉快的事情”。如果说过去,人们对陪伴的需求不得不因客观条件做出妥协,那么如今,陪伴则可以通过互联网,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传递到我们身边,并为我们的奋斗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帮助。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它不因外界的改变而更改自己的态度,每个人也会因它的存在而变得更完整。事实上,不论乘风破浪还是一路向前,你总要有一盏持续亮起的灯,在蓦然回首时静静地守护在身旁。

(图片来自小度、互联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