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始终将规范执法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不可失守的底线,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主题实践为契机、群众意见为讯号、突出问题为导向,将“大数据”信息化手段与执法监督有机融合,前瞻性、高标准建设分局执法监督管理中心,争当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排头兵。

▲西山分局执法监督管理中心一览

打造龙头带整体 做专做强建枢纽

分局精准聚焦接处警、受立案工作中最突出、最顽固问题,直指病灶、对症下药,精心打造执法监督管理信息化中枢。从全局遴选业务能力过硬的15名警力,组建专职化队伍入驻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开展执法监督管理工作,打造“全程覆盖、有机衔接、闭环管理”的监督链条。

今年以来,为有效破解基层派出所执法环节分块管理、多人负责,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在派出所没有相应抓手等难题,将派出所原“执法规范化办公室”及“日清”工作与案管室职能进行整合,在全局22家派出所和5家业务大队全部挂牌成立案管室,与执法监督管理中心配套运行,打通执法监督管理的神经末梢。

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发挥“总调试室”作用,案管室作为执法监督管理中心的触角和落脚点,每日接收执法监督管理中心执法问题通报进行整改反馈。同时,对本部门前一日执法办案工作涉及的警情、受立案开展自检自查,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销号台账,做到执法问题、执法隐患“日清零”。

▲执法监督管理工作流程

聚焦问题抓关键 “四元监督”全闭环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从规范入手、从源头抓起,从接处警、受立案、办案场所、案件监督四方面入手,最大限度抓细、抓实、抓牢日常监督管理。

接处警监督“零缝隙”,规范履职到位。借助“视频一体化指挥平台” “车小丫”车载终端以及4G执法记录仪等硬软件抓手,全面监督落实接处警工作规范。依托 “看、听、问、查、评、训”六字监督法,看接处警视频、听规范用语、问误报警情、查平台录入情况、评执法视音频质量、训薄弱环节等六个步骤,强力整治接处警不规范。今年以来,执法监督管理中心抽查接处警视音频资料1000余份,点评接处警183起。

受立案监督“无断点”,依法作为到位。紧抓“五看要素”,总结提炼受立案监督“五看工作法”,对110接报的警情和派出所自接警情全部纳入监督,实现受立案监督全覆盖。一看接处警是否及时、规范;二看案件警情是否及时审批;三看受立案期限是否超期;四看案件信息录入是否全面、准确;五看发现问题是否得以整改。围绕“五看”要素,有效解决了有警不录、有案不受、受案不立等问题。

场所监督“零死角”,实时查纠到位。强化办案场所“四个一律”监督,“事中、事后”双向督导找问题。一是“正向同步”实时巡查。通过中心多媒体大屏对全局办案场所的监控视频常态化网上实时巡查,发现并责令当场整改有一定风险隐患问题10个。二是“逆向回溯”全面倒查。对照行政、刑事案件笔录进行办案区视频回放倒查,针对回溯发现的违反“四个一律”问题及时通报整改。

案件监督“全闭环”,问题预防到位。一是依托刑事案件“两统一”机制,强化在办案件审核及流程监督。执法监督管理中心统一接收办案部门移送法制部门审核、办理的案件,统一接收其他行政机关移送的案件;对需提请批准逮捕、移送起诉的案件统一移送至检察院,严格案件审核、审批,落实 “两统一”工作。二是对未破刑事案件卷宗依托智能卷宗柜,强化监督管理。出台《未破刑事案件管理办法》,将全局未破刑事案件纳入监督管理。通过对未破案件卷宗统一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易追踪,避免因卷宗遗失漏管导致的不良后果。

▲工作人员对案件开展日常巡查监督

执法监督管理中心运行以来,通过狠抓问题整改、源头治理、立体监督、全程管理,有效推动分局执法规范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