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穎

唐穎:上海出生,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理事。以書寫都市題材小說聞名,被認爲是寫上海“寫得最準確的作家之一”。在《收穫》《作家》等重要文學刊物發表小說四十幾部。出版有長篇小說《美國來的妻子》《阿飛街女生》《初夜》《另一座城》《上東城晚宴》《家餚》等,中短篇小說集《麗人公寓》《無性伴侶》《多情一代男》《純色的沙拉》《瞬間之旅――我的東南亞》《紅顏――我的上海》《冬天我們跳舞》等。《紅顏》等作品被改編搬上銀幕和舞臺。編劇並導演話劇《小世界》。

2020-4《收穫》刊載唐穎短篇《玻璃牆》

創作談

真實

文 | 唐穎

在法國新浪潮電影之前,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便開創性地賦予劇情片以紀錄的形式。我在疫情期間,集中地看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深感他們的電影和文學具有本質上的接近,雖然電影大師們是爲了創作“更電影的藝術品”而進行“紀錄”實驗—— “儘可能不侵蝕原有物質的全貌”。

事實上,誠如馬丁 · 斯科塞斯所言,二戰後的意大利一無所有,電影人沒有製作費,置不起景便用實景,用不起演員便用非職業演員,於是成就了一代先鋒電影的“紀錄”風格。。

這些影片攝入的真實鏡頭,非劇情非主線,卻讓觀衆看到了時代寫真,看到了在未來可能會消失的城市影像,爲後人保留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以至於我們要從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片《China》去找尋七八十年代的上海面容。

娛樂片或類型小說只關注情節,不承載“真實”的力量。 “真實”是超越時代的。當我打開羅西里尼的黑白片時,他的“紀錄”質感的鏡頭,在七十年後的今天,仍然充滿蓬勃的生命力而讓我目不轉睛。而當年《羅馬不設防城市》震撼世界影壇,馬丁說,羅西里尼的這部電影竟讓意大利擺脫了墨索里尼的陰影,重新在國際上獲得尊嚴。

旅途是人們掙脫樊籬的機會,你可以隱去自己的日常角色,嘗試另一種人生。然而,對於真切的需求,讓你戒備而小心翼翼,既害怕更深的瞭解帶來的失望,卻又不想讓自己活在幻覺中。所以,即使在旅途,你仍然無法飛揚。現代人的自戀,爲了保住自己不受傷害,謹慎地邁出每一步,其中還有不自覺的權力關係的爭鋒:在情感關係中,誰更主動更多付出誰便處於弱勢。我們不都很想在一種關係中成爲掌控的一方?

文學術語中有“性格決定命運”一說, 事實上,更像命運決定性格。因爲,你無法挑選你的父母、你的祖先,以及你出生的環境,而這一切是在你出生前就已經預設了,是命運的開始,或者說,就是命運。

玻璃牆如此虛幻便有了 “超真實”意味。 美鳳曬幸福曬出了極致:隔着玻璃牆與丈夫手掌貼手掌。 這已經不是“曬”,是“虛構”。美鳳爲她的虛構耗盡心力,或者,這是自救於破碎人生的自我洗腦?

“幸福”是個很高的期待,當某個明星對着電視觀衆反覆述說“我很幸福”時,爲何你聽到的是焦慮的尾音?(完)

2020-4《收穫》目錄長篇小說煙火漫卷 / 遲子建中篇小說白色游泳衣 / 徐皓峯長夜 / 李鳳羣短篇小說最後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 / 艾偉玻璃牆 / 唐穎巴大叔和他的山水田園 / 袁敏春夢六解浮士德之夢 / 張清華山河入夢祖巷 / 王劍冰長篇連載無愁河的浪蕩漢子 / 黃永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