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内,工人们忙着赶制海外订单产品;厂区外,一辆辆卡车排起长龙等待出货。自2月11日复工复产以来,正特集团几乎每天都是这般繁忙景象。

作为临海户外休闲用品龙头,今年以来该公司跨境电商持续发力,前5月线上销售额 530万美元, 同比增长165%,6月更是以 近650万美元的海外电商销售总额, 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这是今年临海外贸出口逆袭的生动样本。数据显示,今年1到5月, 临海外贸自营出口106.94亿元,出口总额列 台州第一。其中5月 出口21.23亿元, 同比增长21.7%, 增速列台州第一,复苏势头强劲。

政策红利,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统保助发展,精准施策暖人心”,日前,临海市商务局收到一面由浙江新艺旅游制品有限公司送来的锦旗。

原来,受疫情影响,该公司一批货物抵达意大利港口后,客户表示无力支付尾款。获悉企业难处后,中国信保台州办事处将定损核赔时间从 4个月缩短至1个月,并先行赔付约 19万元,为企业缓解延期收款带来的压力。

这得益于临海市商务局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搭建的出口信用保险统一参保平台,将自营出口额不高于500万美元(含)的外贸企业纳入统保平台, 实现扶持政策100%覆盖。

千方百计纾困解难,回应企业最迫切的期待。疫情发生以来,临海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支持企业渡难关稳订单拓市场的若干意见》,从金融支持、出口信保、出口转内销等十大方面30项细则帮扶企业。

临海还成立出口专班,对外贸行业摸底调查,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疫情期间,共为 32家急于出口的企业办理了紧急物资运输通行证,助力外贸企业提升产能20%以上。在4月份的考评中,临海出口专班推进指数名列 台州首位,全省第四。

面对海外订单下滑的风险,该市还加大跨境电商拓市力度,利用数字化手段向外商吆喝,从阿里巴巴线上直播峰会、2020台州医药原料展,到线上浙洽会、云上广交会……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当地共组织 141家企业参加展会 11次,有效助力本地品牌扬帆出海。

抢抓风口,企业实现逆势增长

疫情下,环球同此凉热。面对需求链和供应链萎缩的双重考验,外贸出口企业如何渡难关?

思路一变天地宽。临海部分民营企业抢抓全球疫情“窗口期”机遇,曲线突围,逆势而上。

在永强集团,这段时间,该公司正赶制火炉、户外厨房、折叠收缩帐篷等户外用品。

“特殊时期,欧美人宅家的时间多了,趁着‘宅经济’风口,我们不少户外休闲用品都成了海外流行的爆款。”永强集团总经理助理朱炜说,在2月出口缺失的情况下,该公司前5月实现出口额26.18亿元,同比增长4%,截至5月底新接订单已超过去年同期16%。

伴随着疫情增长,各类防护用品需求剧增,部分企业纷纷火线转产。

浙江盛田机械有限公司以服装机械生产为主,疫情发生后,该企业迅速转产口罩生产的前端工艺机械——粘合机。目前企业3个车间,4条流水线正开足马力全力赶工,来自土耳其、东南亚、越南等地的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月订单超800万元。1到5月,该企业自营出口1017万元,同比增长30.6%。

形势倒逼之下, “共享生产”的新模式也迅速形成。

每年1到4月是杜桥眼镜销售旺季。然而国内外疫情的先后暴发,让眼镜厂生产线停转,工人无单可做。

转机出现在国外护目镜的急缺,浙江誉博眼镜有限公司等部分拥有FDA、CE等欧美地区医疗器械销售许可证的企业,将太阳镜生产线转产为护目镜组装,订单纷至沓来。

面对激增的订单,当地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促成该企业与周边厂家共享订单、共享模具、共享认证,闲置的产能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该企业首批销往欧洲的50万副护目镜提前一周下线,顺利出口。

与此同时,共享检测设备也应运而生。依托于临海市天诚防护用品厂、台州东海翔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等三家防疫物资龙头企业,6月,全省首个防疫物资检验检测共享平台在临海落地,快速准确地实现防控物资检验供需信息的互联互通。目前,已有 6家公司通过该平台,完成了 75批次防疫物资的共享检验, 耗时从25天缩短至立等可取,费用也从每批次 4000多元直接归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