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小說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最不願意看到的評論就是:“看不下去了”或“我要棄坑了。”

其實,讀者棄坑的原因大多數往往是兩個原因:

1、故事太過無聊和普通,看到一個情節,就知道下一個情節,甚至就連大結局都能想到。

2、另外一個原因則正好相反:那就是劇情腦洞太大,故事太過狗血,完全不講邏輯關係。

想想看, 這兩種小說中出現的毛病,是不是我們經常吐槽一部小說或者影視作品的槽點?

那麼,作爲小說創作者來說,既要講求邏輯,又要腦洞清奇,還要拿捏好這其中的尺寸,就像平衡木一樣,要控制的剛剛好纔行。

怎樣才能讓故事看起來,既有驚奇腦洞,又合情合理呢?

一般來講,好萊塢編輯會遵循以下三個原則,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多米諾原則

我們在故事創作中,要保證邏輯的嚴密,首先要遵守多米諾原則,也即是說:情節和情節之間要有強烈的因果邏輯關係。

在多米諾骨牌中,一個骨牌的傾倒,會導致下一個骨牌的傾倒,一次連貫順暢的進行下去。

我們的情節也應該是這樣:一個情節中主人公的面對的A選項和B選項,會觸發另一個情節的出現,而主人公的行動也會帶來相應的後果,這樣的結果又會觸發下一個情節的出現。

美劇故事創作三大法寶丨讓你的小說腦洞大開又合情合理

我們來舉個例子,最近熱播的網劇《隱祕的角落》:

因爲張東昇被婚姻逼到了絕境,導致了他決定殺死岳父岳母。

因爲他把謀殺地點選擇在了景區,導致被三個小孩無意中拍攝到了畫面。

因爲三個孩子急需用錢,導致了張東昇被勒索。。。。。

一個好的故事,無論長篇還是短篇,無論角色多少,劇情有多複雜,出現了多少支線情節,都會遵循這個多米諾骨牌的原理。

這樣看來,多米諾骨牌原理看似非常簡單,就是一個因果關係而已啊。

可事實上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小說還是編劇,面對的局面是很複雜的,我們不可能只看劇情有沒有邏輯關聯,還要兼顧人物性格,人物渴望目標,劇情障礙等等元素。

有時候很難兼顧所有,就像雜技演員,在鋼絲橋上踩單車,手裏還要轉着十幾個盤子,難免顧此失彼,不僅是寫作新手,有時候就連大神級別的作家和編劇,也會出現劇情上的BUG,無論是金庸還是古龍,無論是國產電視還是好萊塢大片,都曾經出現過劇情上的漏洞。

比如有些影片在情節上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個大的BOSS,或者一個大的障礙,原本是應該由主角解決的問題,因爲邏輯的關係,他自動消失了或者被別的方法解決了。

例如:

美劇故事創作三大法寶丨讓你的小說腦洞大開又合情合理

男主角在盜墓的過程中, 面對的是一幫國外倒賣國寶的實例,他需要及時阻止這件事的發生,但由於情節邏輯沒對,導致國外盜寶團隊先主角一步進入了墓穴,被墓道中的機關全滅了。這樣的邏輯就是不對的,因爲這樣的話,男主角即便什麼也不做,這幫外國盜寶團也會死的,跟男主角沒有行動上的關聯。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邏輯上的硬傷呢 ?好萊塢的編劇團隊時常會用這樣的模板進行概括和對照。

1、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每天都在做什麼。

2、直到有一天,一個什麼樣的意外,打破了他的生活。

3、因爲發生了這個意外,他必須要怎樣行動,導致了事件A

4、事件A又導致了事件B。

5、因爲發生 了事件B、又導致了事件C的發生。

6、以此類推,發生了很多事情。

7、最後,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來做一個邏輯推演的例子:

1、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少年,非常熱愛音樂,卻遭到家人的阻止。

2、爲了參加音樂比賽,少年冒險跑到教堂偷吉他,發生了意外。

3、由於意外,他進入了亡靈的世界,將計就計尋找自己的曾曾曾祖父。

4、因爲對亡靈世界不熟悉,他在路上結識了維克托,並和他一起經歷了許多的困難。

5、最後,在維克托的幫助下,少年終於來到了音樂家曾祖父所在的高塔,並用音樂征服了所有人,當代音樂家給少年祝福,將他送回人類世界的時候,維克托衝了出來,揭露了歷史的真相。

6、因爲維克托說出了真相,原來大音樂家偷竊了維克托的作品並在成功後毒死了他,所以大音樂家把米格推到了深洞裏。

7、最後,在維克托的幫助下,兩人相認,共同揭露了大音樂家的陰謀,順利的回到了人世間,少年也意識到了親情的重要。

這就是著名電影《尋夢環遊記》的故事劇情。

無論什麼樣的故事,大都可以用因爲A原因導致了時間B的發生,由於B事件的發生,又導致了事件 C的發生……以此類推。

二、人設原則

美劇故事創作三大法寶丨讓你的小說腦洞大開又合情合理

除了能夠用多米諾骨牌的原理來把控故事的邏輯關聯性,我們還可以用“人設原理”來把握角色性格,從人物的性格上來設計劇情,讓劇情的邏輯合理性更強。

我個人更喜歡利用人物性格來設計情節,這會讓故事變得更精彩好看,同時,這樣設計出來的情節會反向加固人物性格的設定,起到互補的作用。

簡單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什麼性格的人,一定會做什麼樣的事。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人物的性格往往是決定情節走向的一大推動力,這個原則在許許多多優秀的作品中一再被驗證和實踐,

我們還是舉例說明。

《琅琊榜》中,梅長蘇經歷了生死考驗,一夜之間從少年將軍變成謀逆罪臣,死裏逃生之後,按普通人的想法,一定會藏在山野鄉間,了此殘生。

但依照作者給他設定的人物性格,他絕不甘心就這樣揹負罪名,將7萬戰友屍骨和名譽拋之腦後,所以無論經歷多少痛苦,有多少兇險,他一定會重回京城,以一己之力,攪亂朝局,爲自己的父親和戰友們撥亂反正,沉冤昭雪。

這就是人物性格決定的劇情走向

假如你的角色是那種愛憎分明的、勇於擔當的、樂於助人的性格,那麼遇到不平事,他就一定要跳出來打抱不平,從而惹上麻煩,無論是得罪了當朝王爺,還是英雄救美邂逅了公主,總之,性格決定了行爲,而行爲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用“人設原則”推動劇情,不僅顯得更爲合理,而且也更婉轉自然,從而不漏痕跡的讓整個劇情變得合情合理,同時,還加深了角色的性格定位,讓他的人設更爲突出,從而被讀者記住。

好了,講到這裏,我們運用以上的兩個原則,已經足夠讓我們的故事邏輯合情合理了。

但我們的目標是,故事既要合情合理,還要出人意外。

接下來我們提供的方法,能讓你的故事在邏輯自洽的同時,還要出人意料的具有驚奇、和反轉的刺激感。

三、不可預測原則。

我們回想一下,在我們看過的電視、電影、小說等故事中,優秀的編輯和小說作家是如何製造令人拍案叫絕的驚歎時刻的呢?

1、提供一個奇葩的解決方案。

我們依然用《琅琊榜》舉例說明:

在郡主比武招親的過程中,突然出現一個楚國武士,武功高強打敗了大梁國所有的備用人選,此人相貌粗鄙,並非是郡主的人選,就在所有人都一籌莫展的時候,梅長蘇卻說,只需要幾個小孩子,稍加訓練就能擊敗楚國武士。

當這一幕出現的時候,不僅是劇中的皇帝還是郡主,就連觀衆也很好奇,幾個孩子如何擊敗身高兩米的楚國高手。

美劇故事創作三大法寶丨讓你的小說腦洞大開又合情合理

最後,作者提供了一個奇葩的解決方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同時也顯得較爲合理。

這個解決方案竟然是,這個楚國武士是梅長蘇一早就安排在楚國的自己人,小孩子擊敗他,只不過是他演出的一場好戲而已。

這樣的解決方案,既能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又能體現角色的足智多謀和背景深厚,實在是一舉兩得。

2、提供反轉情節

這種反轉的劇情,會讓一個人的身份或者態度突然發生轉變,爆出他隱藏的身份或者目的,從而讓情節急轉直下,所以稱作反轉。

這個套路已經被韓劇用的爐火純青,比如:戀愛多年的情侶突然一天發現兩人竟然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妹。一直以來並肩作戰的朋友,竟然是一場陰謀的始作俑者。等等。

3、障眼法

你看見的,其實根本不存在。

《盜墓筆記》中,多次使用了這個技巧,比如:在怒海沉沙中,那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老教授,其實是主角張起靈。

美劇故事創作三大法寶丨讓你的小說腦洞大開又合情合理

《第六感》中,你一直以爲心理醫生看到的小男孩是個鬼魂,其實到最後才發現,心理醫生纔是死去很久的鬼魂,小男孩則是一個能夠看到鬼魂的治癒者。

本章覆盤:

在本章中,我們主要講述瞭如何讓故事邏輯嚴密,既在情理之中,又能出乎意料的三個大原則。

1、多米諾原則:故事的情節最好環環相扣,因果明確,避免出現含糊和突兀的情節。

2、人設原則:人物的行動引發劇情,最有可信度的一種方式,就是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

3、不可預測原則:給故事設定一些奇葩的、反轉的、獵奇驚豔的方案和劇情,能夠讓讀者猜不透你的想法,從而欲罷不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