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能回收”

7月15日,是普环蓝鲸公司每月两次到中远两湾城点对点收运可回收垃圾的指定日子。

当天下午,两辆“蓝鲸”大车停靠中远两湾城东区,12支物业保洁清运小组有序地排起队,将他们日常清运出的纸板箱、易拉罐等可回收物逐一称重。根据当天的市场价,清运小组提交的可回收物可以兑换成数量相当的“海洋之星”,而每一颗海洋之星则可兑换1元人民币,通过支付宝或微信等方式即可点对点整数提取,及时到帐。

排队、称重、扫描IC卡积分,三步即可完成回收的过程十分便捷。据统计7月15日的中远两湾城点对点(蓝鲸两网融合点和中远居民区回收站点)收运,共收取可回收物服务两车,共1吨。

作为内环内最大的居民小区,这些纸盒、报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如果不能及时清运出小区,则必然会给小区环境带来影响。而随着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的不断深入,辖区内不正规的废品回收站相继关闭,无下家收购的问题,也给可回收物的及时流转带来一定难度。

两网融合管理便捷

2019年7月,生活垃圾实施定时定点分类收运。一年间,中远两湾城这个特大型小区的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率问题,受到街道高度关注,如何明确可回收物的去向,以及使垃圾获得相应市场经济价值,实现再生资源减量化。

依托“丈量宜川工作法”,街道主要领导展开专题调研,连续数月多次实地考察分类箱房运作情况,并在区绿容局的支持下,积极探索“两网融合”实现收运。(两网融合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融合,通过融合,实现生活源再生资源与其他类别生活垃圾的统一分类交投、分类收运和资源循环利用)。

为使“两网融合”的实际操作更便捷,宜川路街道倡导垃圾分类与一网统管和智慧宜川有机结合,与普环蓝鲸公司合作,下载APP,通过蓝牙电子秤、智能手持终端等信息化设备,实现再生资源不出小区,即可做到可回收物点对点线上支付完成,实现两网融合。

资源回收率提升

为确保回收过程有序、正规,中远两湾城的29个厢房内都安装有两网融合服务点牌和蓝鲸公示牌,牌上明确物流去向和投诉电话,每日实时更新可回收物价格表,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此外,依托“蓝鲸资源”APP的大数据平台,街道社区管理办可以在网络后台对可回收物品的数量、种类和去向做到全程数据监管,解决了安全隐患和环境卫生问题,切实做到小区可回收物垃圾不落地。

目前,这种“互联网+智能回收模式”正在中远两湾城这个特大型小区探索试点,有关部门将在实际运作中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效能,并推广和辐射到宜川各居民区。

编辑:刘雪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