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送他去病房。現在,我要送他上天堂……"電話那頭,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前中國游泳隊總教練張亞東早已泣不成聲。

張亞東長徐國義六歲,用他的話說,他倆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兄弟"。在他看來,徐國義是一個既開朗,又大度,同時也是非常睿智的朋友。

張亞東回憶說,他們剛做教練那會兒,包玉剛游泳館需要兩個專業游泳運動員當救生員。游泳館聯繫他之後,他就叫了徐國義。徐國義也沒多問,馬上就答應了。於是,每天訓練完後,倆人就騎着自行車去當救生員。除了一次晚上人特別多,游泳館效益特別好,倆人拿了20塊錢獎勵外,平時就是純粹義務勞動。

徐國義和妻子徐國義和妻子

"一整個夏天,我們每天訓練完,就去游泳館,也不圖什麼回報,我叫他幫忙,他就去了。"張亞東說。

2015年,徐國義被查出腦部有腫瘤,需要進行手術。上手術檯前,爲了緩解徐國義內心的緊張情緒,張亞東在電梯口跟他打趣:"你也有害怕的時候啊,別緊張,沒事了。"在張亞東記憶中,無論是在訓練還是在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難,眼前這位小兄弟都從未害怕和退縮過。

手術很成功,但醫生同時也告訴張亞東,得了這種病,一般人撐不過三年。"當時我跟他的主治醫生也聊過,手術沒有問題,但是後續會不會復發,完全就要看天命了。"

作爲浙江游泳的掌舵人,張亞東希望徐國義能夠儘快回到泳池,但作爲朋友,他更希望徐國義能夠安心靜養。"那段時間,我也不敢多說什麼,讓他天天待在家裏,肯定也是不行,主要還是怕他心理上有壓力。"經過再三思考,徐國義得到了重返泳池的機會,但前提是不能過度操勞。

就這樣, 剛剛做完手術僅5個月,頭上依舊還留有清晰傷疤的徐國義回到了隊中,投入到緊張的里約奧運會備戰之中。對於自己的選擇,徐國義曾經這樣說道:"我要對得起我的運動員,要麼我就不幹了,既然我站在游泳池邊,我就要做到最好。"

2016年裏約奧運會,徐嘉餘在男子100米仰泳比賽中摘得銀牌,實現了中國男子仰泳在奧運會上獎牌零的突破。對得起隊員,徐國義做到了,他唯一沒有做到的,是對得起自己。

"對於教練員來說,疲勞往往不是身體上的,而是腦力上的。"痛失摯友,張亞東也很自責,如果當初讓他徹底遠離泳池,結果會不會好一點。

"如果沒有這麼大的壓力,也許他的疾病不會復發……"

2017年布達佩斯游泳世錦賽上,徐嘉餘奪得中國第一個世錦賽男子仰泳冠軍後,一下領獎臺就迫不及待跑到徐國義身旁,將金牌掛在他的脖子上。

"雖然在訓練中他對隊員們很嚴厲,要求也很嚴格,但在生活上,他對他們的關懷卻無微不至。大家都很服他,因爲都知道跟着他有希望。"張亞東說,徐國義帶的隊員,每個人都很陽光。

去年光州游泳世錦賽,徐國義原本是打算跟隊員們一同前往,但那時候他已經力不從心。"去訓練館都是靠輪椅推過去的。"張亞東說,在和疾病做抗爭的這幾年裏,他對游泳事業的熱愛始終如一。

"一個人就是一個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燒,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能量應該發揮出來,燃燒愈充分愈好。"徐國義曾在一檔節目中朗讀着王蒙的《人生即燃燒》,他說把這段文字獻給熱愛游泳事業的孩子們,但字字句句也詮釋着他自己的信條。(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