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滴滴出行將啓動IPO?今年5月柳青曾否認籌集資金計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7 月 20 日晚間消息,據《科創板日報》援引知情投資人消息,滴滴出行正與投行洽談,計劃最快年內在香港首次公開發行(IPO),目標估值超過 6000 億港幣,約 800 億美元,有望成爲近年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 IPO 交易之一。

上述消息還稱,滴滴旗下包括網約車、單車,代駕以及金融業務已經規模化盈利。

截至發稿,滴滴方面暫未對此消息進行回應。

不過有接近滴滴方面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這一消息可信度不大,“最近還跟滴滴內部相關人士聊過,沒有聽說這個消息。”

沒有籌集資金計劃

今年5月,在全球網約車企業都受到疫情暴發打擊時,滴滴總裁柳青表示:“滴滴目前沒有裁員或籌集資金的計劃。”

據其透露,目前滴滴在中國的乘車量已達到新冠病毒暴發前水平的60%至70%,且滴滴核心網約車業務已經開始盈利。

“滴滴在2018和2019年進行的安全體系大改革,包括對線上技術和線下司機管理體系的投資,在抗疫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柳青還表示:“滴滴的資產負債表是非常強勁的,滴滴將繼續投資於安全體系的建設,以及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將重塑行業安全的新技術。”

同樣是在今年5月,滴滴出行自動駕駛部門則完成了逾5億美元的融資,由軟銀 “願景基金2期”領投。

在本次IPO傳聞之前,滴滴也曾陷入IPO猜測與傳聞。

2018年7月,有媒體報道稱,滴滴預計於2019年下半年進行IPO,彼時估值約550億美元,預計最終上市時市值達700至800億美元(約合4953.9億元至5661.6億元人民幣)。

2019年7月,滴滴出行13.75萬股股份於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公司整體估值爲550億美元(約合3892.35億元人民幣),該股權轉讓出售價按照整體估值475.44億美元進行(約合3364.69億元人民幣)。

去年10月,據媒體報道稱,滴滴部分股東開始尋求把自己手中的股權變現,其中有兩位中國和美國的滴滴原始股東擬出售股份,分別按400億美元和430億美元的估值叫價。

多元化業務拓展

資料顯示,滴滴2018年全年虧損爲109億人民幣,其中在司機補貼方面共計投入113億元;2017年虧損爲25億人民幣。

而在今年,滴滴4月16日召開內部2020年度戰略會,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公司戰略會上公佈了未來3年的戰略目標,即“0188”:安全是滴滴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一切歸0;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

對於目前的滴滴而言,財務狀況並未列入戰略目標之中。

事實上,近來,滴滴正在多元化自身業務。今年3月10日起,滴滴已陸續在21個城市上線跑腿業務;3月25日,有傳聞稱,滴滴將推C2C模式汽車長短租服務;3月27日,經過此前的小心試水後,滴滴順風車正式開放晚8點至11點的夜間服務。

6月23日,滴滴貨運在成都和杭州正式上線,共 8000多名司機獲得首批上線服務的資格。上線首日,兩城總訂單即突破1萬單,杭蓉兩地的專業市場內,出現了不少身穿滴滴貨運馬甲的司機。

有內部人士透露,截至目前,滴滴貨運在杭州和成都的發展勢頭良好,雙城日單量已破2萬單,較開城之初已經翻番,且單量仍在不斷攀升。未來滴滴還將在北上廣深等30個城市開通貨運服務。

在更早的2019年,滴滴將自動駕駛升級爲獨立公司;青桔單車、電單車組成兩輪車事業部;小桔車服調整組織架構,形成租車、車企、養車、能源四大業務板塊。據梳理,滴滴目前旗下已覆蓋網約車、順風車、代駕、租車、單車、公交、充電、加油、金融、外賣、貨運等業務。

戰略會上,程維表示,滴滴國內業務將雙曲線推進,一是持續完善一站式出行平臺,四輪(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兩輪(青桔單車和電單車)和地鐵公交等公共出行將服務更多用戶。二是小桔車服、自動駕駛、金融、智慧交通等業務持續發力,同時探索新賽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