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復風貌區是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一顆明珠,4.3平方公里內有232處優秀歷史建築。想了解衡復風貌區,自然要到衡復風貌館裏一探究竟。

館內展示了衡山路-復興路區域的歷史變遷和文化脈絡,還有老建築保護的歷程,展示區還結合AR/VR工具,讓人能聲臨其境的看展。

衡復風貌館所在的老建築 由英國建築公司公和洋行設計,是典型的西班牙風格住宅。

它還有一個爲人所知的名字: 修道院公寓,是因爲最開始它被取名爲 “Cloister”(意爲修道院),而非真正的修道院。

在百年老建築裏一覽百年人文風貌,這裏從內到外值得我們深入閱讀。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通過微信公衆號“魅力衡復”預約,一個手機號只能預約1位,預約號僅限當日入場;每天限流200人,約滿爲止;入場需出示本人有效證件、預約成功短信、綠色隨申碼;1.2m以下孩童無需單獨預約,需在成人陪同下入場。

時間:10:00-16:30(16:00停止入場),疫情防控期間,每週日、一、二閉館

地址:徐彙區復興西路62號

交通:地鐵1/7號線常熟路站

看到夏衍故居的主樓時, 紅色磚瓦屋頂, 尖券門洞、頂部高聳的煙囪和淡 黃色外立面上點綴深色腰線,無一不凸顯這是個精緻優雅的老房子。

這是一個英式建築風格和西班牙風格的老建築,夏衍曾在這裏住了30年之久。

夏衍是我國著名的革命文藝家,曾被授予過 “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的稱號。

這棟房子裏面有一個單獨的影音室,循環播放着出自夏衍先生的經典影視作品。電影咖一定不要錯過哦!

二樓是夏衍先生的書房,書房場景被完整的保留。

坐在室內的長廊邊,發呆、冥想或翻閱書籍,似乎可以短暫的與大師進行心靈的對話。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通過微信公衆號“魅力衡復”預約,一個手機號只能預約1位,預約號僅限當日入場;每天限流200人,約滿爲止;入場需出示本人有效證件、預約成功短信、綠色隨申碼;1.2m以下孩童無需單獨預約,需在成人陪同下入場。

時間:10:00-16:30(16:00停止入場),疫情防控期間,每週日、一、二閉館

地址:徐彙區烏魯木齊南路178號2號樓

交通:地鐵7/9號線肇嘉浜路站,步行約300米

草嬰書房就在夏衍舊居的斜對面,風格和夏衍舊居一樣。書房門前的走廊和拱形門洞非常吸睛,出片率超高!

我國著名俄羅斯文學翻譯家草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以一己之力將托爾斯泰全部文學作品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人。

書房裏面記錄了草嬰先生的生平,存放着先生畢生收藏的書籍、手稿和工具書。

或許是因爲草嬰先生的緣故,這座老建築也擁有着濃厚的文藝氣息。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通過微信公衆號“魅力衡復”預約,一個手機號只能預約1位,預約號僅限當日入場;每天限流200人,約滿爲止;入場需出示本人有效證件、預約成功短信、綠色隨申碼;1.2m以下孩童無需單獨預約,需在成人陪同下入場

時間:10:00-16:30(16:00停止入場),疫情防控期間,每週日、一、二閉館

地址:徐彙區烏魯木齊南路178號3號樓

交通:地鐵7/9號線肇嘉浜路站

從五原路288弄拐進去,一整面牆的“三毛畫壁”非常引人注目。

看着漫畫一路走到底,有一棟樸素的英式小洋樓,這就是張樂平先生故居了。

張樂平是享譽國內外的漫畫大師,也被稱爲“ 三毛之父” , 先生筆下的《三毛流浪記》不知道承包了多少人的童年回憶。

張樂平曾在這裏住了42年,其間創作了大量漫畫、國畫、年畫、速寫和彩墨畫等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

故居修舊如舊,一切宛如當年。二樓復原爲20世紀五六十年代張樂平居住時的原貌,書房也一直維持着老人生前的原樣。

室內或許沒有那麼華麗,但是各個細節都是 老上海的味道。

當然,這裏還展示了不少三毛的漫畫,童年回憶看個夠!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通過微信公衆號“魅力衡復”預約,一個手機號只能預約1位,預約號僅限當日入場;每天限流200人,約滿爲止;入場需出示本人有效證件、預約成功短信、綠色隨申碼;1.2m以下孩童無需單獨預約,需在成人陪同下入場

時間:10:00-16:30(16:00停止入場),疫情防控期間,每週日、一、二閉館

地址:徐彙區五原路288弄3號

交通:地鐵1/7號線常熟路站,或地鐵10號線上海圖書館站

柯靈舊居在復興西路上一棟臨街的西班牙風格寓所中,這位文學巨匠曾在這裏構思、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

柯靈先生的故居並不大,窄窄的木製鐵藝旋轉樓梯,木拱門,尖拱窗等裝飾,讓這裏顯得更加精緻。

舊居的亮點應該就是書房和 名人書信了,館內收藏了很多巴金、錢鍾書、冰心、張愛玲等文學大佬們往來的書信手跡。

書房琳琅滿目,尤其是裝有《二十四史》的木櫃,可以說是“鎮館之寶”了!

作家的生活起居

二層復原了柯靈居住時的原貌,臥室、書房、客廳、飯廳、廚房等,充滿了懷舊感和生活氣息,看起來就像以前普通的上海人家一樣。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通過微信公衆號“魅力衡復”預約,一個手機號只能預約1位,預約號僅限當日入場;每天限流200人,約滿爲止;入場需出示本人有效證件、預約成功短信、綠色隨申碼;1.2m以下孩童無需單獨預約,需在成人陪同下入場

時間:10:00-16:30(16:00停止入場),疫情防控期間,每週日、一、二閉館

地址:徐彙區復興西路147號

交通:地鐵10號線上海圖書館站

這棟老洋房是1925年德國商人建造,之後上海近代 “染料大王”周宗良曾在這裏居住過。如今,這裏被改造成爲 國內第一家以交響樂爲主題的博物館。

交響樂博物館所在的老洋房,有“ 上海灘第一私家花園”之稱。

5000㎡的大花園裏,還保留了百年的香樟樹和名貴樹木,雕塑與花花草草相映成趣。讓我們能在一草一木中,感受這座花園洋房的獨特魅力。

老洋房是四坡頂紅瓦屋面,寶瓶形的欄杆和幾何圖案的窗飾、地磚,既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紋飾,也有西式的韻味。

走進室內,博物館室內狹長走廊的一側,是一條五線譜連起的上海交響樂團發展史。

大廳區域還原了老洋房的陳設,歐式壁爐和會客區域復古又典雅,不愧是曾經的上海灘巨賈之家。

此外,展廳裏還向觀衆普及了交響樂的知識,以及國內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讓我們能跟着音樂家們一起遨遊。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通過微信公衆號“地產寶慶”預約,可提前3天預約,每日限額40人,約滿爲止。

時間:週二至週六9:30-16:30(16:00起停止入場)

地址:徐彙區寶慶路3號

交通:地鐵1/7號線常熟路站

鄔達克紀念館位於當年的哥倫比亞生活圈,這是鄔達克親自設計的第三個家。

毫不誇張的說,這位天才建築師的設計是 上海城市面貌的重要記憶。

相對於武康大樓、國家飯店、大光明電影院……這些出自鄔達克之手的著名地標,建築師爲自己設計的住宅就顯得鮮爲人知了。

鄔達克這棟別墅住宅由西面的3層主樓、東面的輔樓和連廊組成。

白色外牆上露出黑色的木架屋,還有紅磚煙囪——這些元素都是很明顯的 英國都鐸風格。

室內運用了大量的木質裝飾,上面被精心雕刻上不同的紋飾,繁複中透露着講究和貴氣。

目前私宅1樓客廳作爲紀念館對外開放,展館裏公開了很多珍貴的手稿和圖紙,一筆一劃都是在描繪鄔達克的驚世才華。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通過微信公衆號“鄔達克紀念館”預約,可提前3天預約,需憑有效證件和健康碼入館。

時間:週二至週五14:00-16:00;週六至週日9:30-11:30,14:00-16:00;週一休館

地址:長寧區番禺路129號

交通:地鐵10/11號線交通大學站

網紅小馬路永嘉路上從來不缺名流來往。在永嘉路617號的老洋房裏,曾住着上海糧食行業的巨頭—— “禽蛋大王”阮雯衷。

這兩棟洋房始建於1906年,已經上百年了,風格大氣有腔調。

洋房的小花園在這個季節綠意森森,庭中還擺了桌椅,可以坐下休息。

走進洋房,裏面是另一片天地。現在這裏是一個家居店theParagraph節選,摩登感十足, 給人浸入式的參觀體驗。

屋子還是保留了老宅原本的框架,但整個空間被店家重新設計,並擺放上現代感家居, 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

在16個開放空間裏,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色調和主題,每走進一個都像是在探索寶藏。傢俱迷必入!

參觀信息

時間:10:30-19:00

地址:徐彙區永嘉路617號

交通:地鐵1號線衡山路站

黑石公寓建成之後,被譽爲上海當時“ 最豪華的公寓”,硬件設施奢華,引來名流們的爭相入住。

建築整體用黑石建造,科林斯雙柱、雕砌的鏤空陽臺、大理石門廊,把素色的大樓裝飾的極具美感。

關閉多年的神祕公寓,如今變身成爲黑石M+音樂主題網紅店幸福集薈,讓我們能夠深入公寓內部。

一進門,就是復刻1924年的公寓馬賽克拱頂走廊,配色和裝飾復古又優雅。

空間裏有書、黑膠唱片、文創手辦還有咖啡,挑個時間和朋友約在這裏消磨時光,是不是很有幾十年前精緻名流們的風雅呢?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無需預約

時間:10:00-22:00

地址:徐彙區復興中路1331號

交通:地鐵1/7號線常熟路站

除了市中心區域的老洋房,上海郊區也有值得一去的老建築。

位於奉賢南橋的沈家花園,是目前 奉賢唯一一個保存完整的花園洋房,距今正好100年整。

這裏原本是沈夢蓮的私人別墅,今年作爲展館正式對外開放了。

這座低調的花園洋房據說是沈夢蓮花了 8萬銀圓建造而成,主樓是一棟素雅的三層西式小樓,兩邊完全對稱。

主樓的1樓大廳是當年的舞宴廳,像杜月笙等這樣的滬上名人,很多都曾被邀請在這裏聚會。

現在的大廳已經作爲展館對外開放,不定期會有文人藝術展覽和活動在這裏舉辦哦。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免預約,有特殊活動需通過公衆號“南橋沈家花園”進行報名。

時間:9:00-17:00

地址:奉賢區南橋鎮解放中路502號

交通:地鐵5號線奉浦大道站轉奉賢17/32路至南橋電影院

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藏在外灘背後,這裏曾是名動上海灘的 東亞銀行大樓,見證了上海金融圈的風雲變幻。

這棟大樓始建於1926年,由著名的 鴻達洋行設計。大樓是明顯的裝飾藝術派(Art Deco)風格建築,也是上海首個獲得LEED V4金獎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

現在大樓的一層和夾層作爲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對外開放。

館內一樓長達24米的 黑白雲石櫃檯非常震撼,空間設計簡單但很藝術。

大廳展示了上海銀行業發展歷史,還有銀行專用計算器、檯燈等老物件,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金庫和保險庫哦。

另外一個必打卡的就是館內的一處黑白旋轉樓梯,簡約風和大面積留白,怎麼拍都好看!又是一個制霸朋友圈的打卡地標。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需通過公衆號“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進行預約,每日限流,約滿爲止;可提前2周預約,每個開館日下午14:30提供一場免費講解。

時間:9:30-16:00,每週二、四、六開放

地址:黃浦區四川中路299號

交通:地鐵2/10號線南京東路站

浦江飯店原名禮查飯店,曾被稱爲 媲美和平飯店的“ 遠東第一大飯店”。

這裏 見證了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的開業,所以現在浦江飯店作爲中國證券博物館對外開放,這也是證券期貨行業唯一一家國家級博物館。

除了瞭解證券發展歷史,這座百年飯店的內部空間非常精彩,更是不能錯過。

在過去,愛因斯坦、卓別林等各界大咖都曾在這下榻停留。木質懸空走廊、水晶吊燈、豪華房間,別說是百年前,就是現在也是超高級別的了。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需通過小程序“角馬”進行預約

時間:週二至週五10:00-11:30,14:00-15:30;週六9:30-11:30,13:30-16:00,提前半小時停止入場,每週二至週六對外開放

地址:虹口區黃浦路15號

交通:地鐵10/12號線天潼路路站

上海郵政博物館也是蘇州河邊的網紅地標,其所在的建築曾是上海郵政總局大樓,被列爲 當時上海十大建築之一。

這是一座花崗岩砌築的 歐式風格大樓,19根貫通上下的羅馬科林斯柱、樓頂高大的鐘樓,都爲建築的顏值加分不少。

館內追溯了郵政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每走一步都在漲知識。

當然,博物館內低調又奢華的裝飾,也是參觀的一大亮點。

大樓中近一個世紀的不規則樓梯,走上去感覺自己就是個優雅的lady。

奶油蛋糕質感的石膏吊頂和牆面,簡直就像身處在城堡裏面,輕輕鬆鬆出大片!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無需預約,需登記信息

時間:9:00-16:00,週三、週四、週六、週日開放

地址:虹口區天潼路395號

交通:地鐵10/12號線天潼路路站

聖瑪利亞女中舊址就藏在中山公園商圈裏。

聖瑪利亞女校當年是一所女子貴族教會學校,上海灘的很多名媛、紅極一時的影星都出自這所學校,這裏就是 張愛玲的母校。

修繕的鐘樓部分,外牆復原了最初的灰黑色洗米石材質,兩側的立柱、拱券耳廊一如往昔,那扇玫瑰彩色玻璃花窗也重新綻放。

女中舊址看起來古樸、優雅而寧靜,在熱鬧的商圈裏彷彿一片淨土。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無需預約

時間:全天

地址:長寧區長寧路1185號

交通:地鐵3/4號線中山公園站

思南書局的每家店都一開即火,除了思南公館的思南書局人文書房,不妨也到附近的詩歌店逛一逛吧!

思南書局詩歌店開在皋蘭路的 白色教堂裏,洋蔥頭式穹頂和蓮花瓣一樣的建築,爲詩歌店增加了一些神祕氣息。

走進教堂,從上到下360°都是灰色的鏤空格子書架,上面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詩歌。

從書架的縫隙中,還能隱隱約約看到穹頂壁畫和原來教堂的牆面裝飾。

書店的右側,還有專門的繪本區哦~

參觀信息

預約方式:

時間:週一至週四11:00-18:00,週五至週日11:00-19:00

地址:黃浦區皋蘭路16號

交通:地鐵13號線淮海中路站

好啦,看了這麼多免費參觀的老洋房

你是否被這些老上海韻味吸引了呢?

通過閱讀老建築的

一磚一瓦,一草一葉

就像是在聽它們訴說着上海故事

值得我們無限回味!

編輯 / Bozi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