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藥業開板後股價下跌近30%,286.18元買入的投資者被高位套牢,投資者要警惕炒新的風險。

一般來說,新股只要封死漲停,買入的投資者總有機會獲利出逃,但是甘李藥業則又給投資者上了一課。7月15日,甘李藥業依然保持"一"字漲停,但是尾盤集合競價卻意外成交了683手,表明有投資者賣出了6.83萬股,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交易,卻引發了7月16日的股價低開後直接封死跌停版,雖然7月16日股市出現了大幅調整走勢,但是開盤時段股指是平開的,這就是說,甘李藥業的跌停並非受到了股指的拖累,而是自身因素所致。

進入7月17日,甘李藥業繼續“一”字跌停,即使當日下午股市開始全面反彈,甘李藥業也沒有打開跌停板,甚至都沒有數量稍大點的成交,這樣的走勢讓7月15日、16日買入股票的投資者鬱悶至極。

進入7月20日,甘李藥業還是跌停開盤,但是開盤後成家量放大,跌停板也被打開,全日換手率超過44%,想割肉的投資者能夠有機會出局,如果是在7月15日按照286.18元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在7月20日開盤按照208.62元割肉賣出,每股虧損將達77.56元,虧損幅度高達27.1%。

本欄說過,投資者在追漲新股漲停板的時候,最大的風險就是要麼買不到,要麼買到就套牢,這次甘李藥業充分體現出買入就套牢的風險。所以本欄說,投資者如果沒有充分的風險意識以及高超的短線交易能力,最好不要參與新股炒作,否則將會承受巨大的投資風險。

說到風險,投資者不要認爲有漲跌停板保護,炒股票就能總有機會在虧損10%的時候止損出局,曾經可轉債也出現過單日50%的下跌,新股開板後也出現了近30%的風險,種種案例都說明,投資者只要買入了股票,就意味着存在損失100%本金的風險,所以以公募基金爲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纔會選擇很多種股票分散買入,其目的就是爲了分散非系統性風險,投資者如果滿倉買入單一股票,不管是老股還是新股,都要冒着巨大的非系統性風險。

所以本欄並不推薦投資者直接投資股市,因爲個人的情緒往往做不到客觀理性的交易,買股票很容易滿倉買入單一品種,如果投資者能夠通過公募基金投資股市,就可以分散掉單一股票的風險,如果選擇金融衍生品進行投資,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從全世界的角度看,機構投資者都是持有股票的主要力量,即使是個人投資者,也會分散買入很多種股票,而且在國際成熟股市中,新股的魅力遠遠不如老股,A股投資者喜歡炒新,純粹是投機的思路在作祟。

本欄建議投資者,在對待新股的態度上,可以積極打新,中籤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沒有中籤,也儘量避免去二級市場追漲,因爲炒新的風險是很大的,一般中小投資者很難成爲炒新的贏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