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傳武在鬧劇和小丑的路上越走越遠

【祖龍漢】

說起傳武,就不得不說一下近幾年因影視而火起來的詠春。說起詠春,就不得不說一下那個總是輸的餘昌華。

可以這麼說,餘昌華這一類的人, 一天天不好好練功,卻天天四處露臉,說是要發揚傳統武術,扛着傳統文化的大旗,到處糟蹋傳統文化,表面上看是武林正道人士,實則是在武林敗類的路上越走越遠。

打鐵還得本身硬,如果一個賣大力丸的天天說要強壯國民身體,增加全民體質,無疑是騙子。

那麼,我們不禁要深思,傳統武術到底要走向何方。

從太極到詠春,遍地開花的發展,又一直面臨上臺就輸的窘境。

達個既定的事實面前,但凡是中國人,都爲之着急。

但是急又有什麼用,爲國爭光,揚威立萬,從來靠的是科學和訓練有素的現代化軍隊,而不是靠的所謂江湖俠士和術士。

過去一百年的歷史中,有五十年時間是國難,這些江湖大門大派,鮮有人正面迎敵。只是如今留下很多越吹越大的傳說和神話。

從歷史上來講,但凡習武者,如果不能成爲權貴帝王的左右手,就會淪落到街頭賣藝的結局。

總之都是表演,爲權貴王爺表演,爲街頭巷尾的普羅大衆表演。

所以,當人們質疑傳統武術的時候,也並不是不尊重我們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很博大,有精華也有糟粕,包羅萬象,不僅僅只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傳統武術這一種。

我想一個優秀的民族,一個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延續發展,正是因爲他包含着一種質疑的精神。

因爲有質疑纔會有思考,有思考纔會有思想,有思想纔會有創新,有創新民族纔會更強大更發展。

所以我們今天質疑那些滿口天地陰陽,長袍飄飄的武術大師時,並不是不尊重傳統文化,而是正在發揚光大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所以,面對此時此刻,傳統武術的發展到底要何去何從,是每一個有血性的人關心的問題。

如果我們每天看到的都是餘昌華這類的總是打輸的大師,我們難免看不到希望。

人貴乎有自知之明。有的人壓根兒就不上臺,因爲知自己的真實力量,所以想保飯碗不丟這個臉。

但是餘昌華這類的大師,明知功夫不行,總是輸卻又怪這怪那找理由。

有人說,現在看來,馬寶國纔是個真爺們兒,真是對中國傳統武術最大的調侃。

餘昌華最近的比賽中,還請了一個所謂的打假大師的表演,模仿一系列傳武大師的那種神功。

我看了視頻都看不下去了,那些主辦方,那些坐在評判席上的人,都號稱是練傳武的,居然還看得如此精彩,真是不知羞恥爲何物。

說穿了,一切爲了圈錢和利益。故作清高,身爲小丑不知醜卻譏笑其他小丑,反而把傳武弄得一塌糊塗。

我想一個正常的社會,應當再也容不下這樣那樣的騙子大師。

餘昌華輸了說是因爲戴了拳套頭套。但實際上看比賽,如果沒有這些護具,可能餘昌華要進醫院了。

作爲練詠春的還稱大師的餘昌華,連詠春基本的封住對方的拳頭的動作都沒有,還怪戴護具。

其實輸不可怕,怕就怕每次輸都找理由。

輸了就輸了,找不足,從頭練,爲傳武發展,上擂臺積累驗,給出一種態度。

之所以他一直輸,是因爲每次輸了都不找自身原因,而是找各種理由爲自己開脫。這樣的人除了打女人能勉強贏,做任何一個行業,都很難成功。但是那種嘴上不輸的精神,確實能騙不少不明真相的人。

餘昌華這種嘴上不服輸,是當代傳武一個整體普遍癌症。如果這個病治不好,中國傳武將沒有希望。

因爲有這種手上輸了嘴上不認輸的思想在,就永遠不會檢醒自己身上的缺點和毛病,就不會得到進步和學習的空間,只會越來越沒落。

永遠不承認自己的不足,就會失去心胸和格局,路會越走窄。

如果傳武界這類的大師不除,那麼傳武真的是喫透了子孫飯,弄丟了傳統文化。

當傳武大師們一個個都變成了巨型阿Q,說什麼術高莫用,說什麼出用內功對方死了,說什麼要是不戴拳套我憑兩手指戳死你,那都不過是阿Q精神的繼承者,不是傳武精神的繼承者。反正無論怎麼被人打得滿臉是血,爬起來還是說我要是這樣他早殘了,總之是還是我贏了。

如果傳武最後都向阿Q看齊,那麼,我們是很失望的。

有的人說要寄希望於武協,我看不是,我看要寄希望於打,把這些假大師打疼,把騙子打得身敗名裂,傳武纔會有一線生機。假大師們爲了錢坑害了傳武,錢把持了武林正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