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州租車“賣身”一波三折 上汽退出北汽接盤

證券時報記者 孫亞華

作爲神州系核心資產,神州租車從“神州系”中剝離可謂是一波三折。在華平投資、北汽、上汽這幾位潛在買家中兜兜轉轉好幾輪後,7月20日,上汽剛剛宣佈終止收購,神州優車就宣佈老朋友北汽“接盤”。

從天眼查發現,神州租車創始人陸正耀,也同時擔任寶沃汽車董事長。而寶沃汽車,則是神州系從北汽手中買下。雖然因神州系的欠債,最終寶沃汽車資產又回到了北汽,但是北汽對於出行的佈局讓其再次與神州合作。多位分析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這也是北汽對於新能源汽車去庫存的舉措之一。

“賣身”一波三折

7月20日,神州優車公告,擬以每股3.1港元的價格,向江西省井岡山北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或其指定第三方,轉讓其所持參股公司神州租車的不超過4.43億股股份,轉讓對價爲最多13.72億港元。神州優車公告稱,因涉嫌信披違規等行爲,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

截至7月20日停牌,神州租車報2.93港元/股,跌4.87%。

天眼查資料顯示,井岡山北汽投資大股東爲北京汽車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0%),後者則爲北汽集團全資子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後,神州優車將不再持有神州租車股份,北汽將持有神州租車股份約20.87%。

神州優車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神州優車曾於5月31日與北汽集團訂立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北汽集團將向神州優車收購不多於4.51億股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總額約21.26%。早在今年4月,北汽集團與神州優車集團還聯合宣佈,雙方將通過車輛採購、汽車新零售、技術合作、大數據以及金融服務等方式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一直被外界認爲是接盤方的上汽宣佈終止收購。上汽集團7月20日午間公告,此前擬以每股3.1港元的價格收購神州優車及Amber Gem持有的神州租車不超過6.13億股股份,投資金額不超過19.02億港元。但是,在後續股權轉讓協議談判過程中,出現影響上述交易達成的新情況,交易雙方未能在計劃時間內就交割先決條件達成一致,爲保護公司利益,上汽香港決定終止上述交易。從宣佈收購到終止僅持續了半個多月時間。

“雙方未達成一致的先決條件,主要是關於神州租車未來運營方面,”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7月20日舉行的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解釋,“我們收購一家公司不是隻講收購,更重要的是收購後的運營,本着對公司及股東利益負責的態度,我們及時終止這次交易。”

在此之前,神州租車主要股東之一Amber Gem(華平投資旗下公司)就與神州優車簽訂了買賣協議,計劃分兩批收購神州優車所持有的神州租車17%的股份。但在第一批收購完成後,雙方就終止了協議。

近年來神州租車曾多次傳出將被收購,包括攜程網、吉利汽車等都曾是傳言的收購方,但最終相關收購均未能實現。

神州與北汽早有淵源

今年4月,神州系的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隨後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強制要求退市。神州租車受此牽連,股價暴跌,市值一度蒸發超46億元。同時,造假退市之後的瑞幸,仍將面臨投資者訴訟和鉅額賠償。作爲神州系的掌門人,陸正耀急於甩賣神州系核心資產神州租車股權,以緩解資金壓力。

雖然神州租車CFO曹光宇在神州租車2020年一季度業績會上,曾對瑞幸咖啡爆雷後神州租車的再融資表示擔憂,且神州租車一季度出現業績下滑,但是,神州租車現有的市場佔有率、用戶基礎、線下門店、服務網點等,都具有較強吸引力。

神州租車是中國汽車租賃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其車隊規模、網點覆蓋及市場份額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2019年,神州租車年度營業收入達到76.9億元,淨利潤爲3077.6萬元。車隊總規模近15萬輛,全國門店網點超1000家。

因此神州租車的“賣身”,招來了正在大力佈局出行業務的上汽、北汽的青睞。

北汽的接盤,除了因上汽陳虹所說的未來運營方面理念不合而放棄外,還有一層就是北汽與神州系千絲萬縷的關係了。

天眼查顯示,神州租車創始人陸正耀,也同時擔任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而寶沃汽車,則是2018年底神州系以約39億元的價格從北汽福田手中買下了67%的股權。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汽手中表現不佳的寶沃,在神州手中依然不怎麼樣。數據顯示,2020年前5個月寶沃的累計銷量僅0.45萬輛,其中5月份銷量只有700多臺。而且,寶沃轉了一圈後,寶沃以還債的方式又回到了北汽集團。

今年4月,神州優車披露的公告顯示,截至2月29日,寶沃汽車應付其少數股東北汽福田的股東借款本金爲46.7億元,經協商,寶沃汽車用價值約40億元的固定資產衝抵其債務。根據雙方此前協議,債務未到期。

那麼爲何北汽還願意接手神州系資產?北汽集團相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年來,北汽集團加速推進向製造服務型與創新型企業轉型,積極佈局共享出行領域。北汽集團與神州優車戰略合作將充分發揮其在整車研發製造、發動機技術及新能源技術的核心優勢,開發出行定製、換電模式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大規模促進在出行領域的應用,深化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雙輪驅動’戰略佈局。”

此外,多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北汽此舉除了是可以佈局出行領域,還可以讓其承擔起消化庫存的重任,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業務。

目前,在政府的補貼政策下,所有傳統車企都在積極佈局新能源車業務,但是由於起步階段的現狀,基本上買家主要集中在B端。在去年10月,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就曾在朋友圈表示:“除去賣給的士、出行等大客戶的數據,2019年1~9月,中國電動汽車賣給真實消費者的數量,大約只有十幾萬輛。”

而根據同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去年前三個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爲88.8萬輛和87.2萬輛。也就是說,僅有不到兩成是賣給C端用戶。今年,隨着特斯拉國產化交付,C端比例有所提升,但是多位分析師均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主要的買家還是集中在B端。因此,佈局出行業務也是車企消化新能源汽車庫存的手段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