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當地時間20日6時58分(北京時間5時58分),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伴隨轟鳴,一枚H2A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上搭載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

這是阿聯酋首個火星探測器,也是今年發射窗口期啓程的全球第一個火星探測器。

2021年初抵達火星

負責發射任務的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對發射進行了現場網絡直播。發射後約一小時,“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與火箭分離。如果一切順利,探測器將於2021年初抵達環火星軌道。

“希望”號重約1.5噸,設計壽命爲2年,主要任務是觀測火星大氣的溫度和溼度,以及火星氣候的變化等。“希望”號將在距火星表面2萬至4萬公里的軌道上環繞火星運行,大約每55小時繞火星運行一圈。

“希望”號原定於15日發射,但由於天氣不佳,發射日期多次推遲。依照計劃,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抵達環火星軌道進行觀測。阿聯酋希望屆時以此紀念建國50週年。

阿拉伯世界首個火星探測器

“希望”號不僅是阿聯酋首個火星探測器,也是阿拉伯世界首個火星探測器。

在阿聯酋人口最多城市迪拜,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在發射數小時前已經亮起燈光。隨着發射進入倒計時階段,這座摩天大樓打出10個阿拉伯數字倒數。在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身着傳統服飾的阿聯酋人觀看火箭發射畫面。火箭分離時,一羣阿聯酋男子發出歡呼聲,他們開始鼓掌,有人用口罩擦淚。

阿聯酋尖端科學國務部長、火星探索任務項目副經理薩拉赫·阿米里說,看到“希望”號發射升空,心情難以形容。

阿聯酋火星探索任務項目主管奧姆蘭·謝拉夫認爲,阿聯酋“着眼於國家和地區的未來,推進既定計劃”。這次發射向阿拉伯世界的青年人發出強有力信息,即如果阿聯酋能在50年內登陸火星,這個國家能夠實現的事更多。

美聯社報道,對經濟依賴石油的阿聯酋而言,“希望”號成功完成任務將是這個國家探索太空、尋求未來的關鍵一步。

近年來,阿聯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2015年,阿聯酋宣佈將於2020年發射“希望”號無人火星探測器。2017年,該國又提出百年火星戰略計劃,計劃2117年在火星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探火”窗口

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爲5500萬公里,最遠距離爲4億公里。科學界一般認爲,探測火星對研究宇宙演化、物質結構、生命起源等問題有重大價值,從人類未來星際移民前景來看,火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顆行星。然而,與探測38萬公里以外的月球相比,探測火星的難度要大得多。

由於地球和火星的公轉週期不同,兩個行星大約每兩年“相遇”一次,即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近,在此期間從地球上發射火星探測器可以縮短抵達火星耗時,節省燃料,降低“探火”成本。

今年7月至8月迎來兩年一次的發射窗口期,繼阿聯酋之後,中國和美國也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近期,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擇機發射升空,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着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目前,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美國航天局“毅力”號火星車計劃30日發射升空,並將攜首架火星直升機“機智”號一同前往火星。其任務包括尋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過的生命跡象,探索火星的氣候和地質特徵,收集樣本以備未來送回地球,爲人類登陸和探索火星探路等。

原本,今年計劃探測火星的還有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雙方合作的“火星太空生物學”項目第二階段任務原計劃將“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送上火星,但由於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計劃受阻,已推遲到2022年秋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