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韓國一名圍棋棋手在今年的一場定段比賽中,利用人工智能程序作弊被舉報。日前,首爾地方法院對該事件作出宣判,作弊者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

關鍵詞:圍棋AI AI作弊

據韓國圍棋網站 Cyberoro(烏鷺網)報道,在韓國年初的一場圍棋定段賽上,一名選手被揭發使用人工智能在比賽中作弊。

7 月 15 日,首爾地方法院對該作弊事件作出宣判,判處該選手一年有期徒刑。這是圍棋歷史上第一起利用人工智能作弊案的法律判例。

作弊三件套:相機、耳機、AI

時間回到 6 個月前的一場圍棋定段比賽。

一月中旬,韓國棋院舉行了第 145 屆普通人定段賽錦標賽。預賽階段從 159 名圍棋選手選出 39 名,與 25 名種子選手一起,組成 64 強。

1 月 14 日,進行第二輪決賽,這 64 位選手需進行數輪淘汰賽,最終選出五名定級爲新初段。

韓國定段賽旨在保護有天分的少年棋手,該項賽事嚴苛,每年定級名額極少

就在第二輪決賽中,一名 22 歲的棋手金某(未披露真實姓名),在對戰期間,被對手發現行爲異常。經舉報,當值裁判趙涓祐(音譯)指正金某存在作弊行爲。

趙涓祐表示:「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檢查後,在他的耳朵和大衣紐扣上發現了微型相機、無線耳機、備用電池等電子產品。」

金某作弊使用的耳機、微型相機和備用電池

棋手金某本人在調查中對自己的作弊行爲供認不諱。

據本人陳述,他是通過網上聊天得到了外部人士的幫助。他們從未見面,聊天也是用可永久刪除聊天記錄不留任何痕跡的 telegram。

作弊流程爲:金某外套紐扣上的微型攝像機,拍攝到棋局戰況,傳給場外協助者。

協助者則在比賽現場附近的網吧,觀看偷拍的實時棋局,藉助圍棋 AI 工具 Leela Zero 分析比賽並支招,金某則通過無線耳機來接收答案。因此,金某爲了隱藏耳機,還特地在耳朵上貼上繃帶,假裝耳朵受傷。

據金某供述,在本輪比賽中,他共接收了 30 多次提示。因爲發現及時,他尚未贏得比賽。

妨礙公務罪,獲刑一年

作弊行爲被揭發後,金某當即被取消比賽資格,並被禁止參韓國棋院主管的所有圍棋比賽。

大賽也在 1 月 15 日被中斷,韓國棋院表示這一事件事關重大,有可能根據需要委託警方進行調查。直到 16 日上午比賽才繼續進行。

在後續的比賽中,韓國棋院對安檢手段也進行了升級,使用金屬探測器對棋手進行身體搜查。

賽事前會對棋手進行安檢,個別棋手還會被抽查鞋子

隨後,韓國棋院以妨礙公務罪向金某提起刑事訴訟。

這是圍棋史上第一次使用 AI 作弊的案例,案件審理時間也較長,經歷了整整半年。

7 月 15 日,首爾東部地方法院就此事作出宣判:金某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其共犯被判有期徒刑 1 年,緩期兩年執行,並處罰其社區服務 120 小時。

韓國圍棋網站 Cyberoro 對該判決進行了報道

判決書中稱,金某以加入職業棋手爲目的,事先與他人同謀作案,作案手法具備計劃性和智能性,損害了韓國定段大會的公正性,影響比賽正常進行,犯罪性質非常惡劣。

雖然該選手在辯護時稱,自己只在 64 強的淘汰賽中使用了 AI 作弊,初賽並沒有使用相關手段,但並未因此而得到寬容。

審判官樸正吉(音譯)表示:「該選手利用人工智能手段作弊,損害了比賽的公正性,破壞比賽的正常進行,行爲十分可恥。」

技術,不是爲作弊而生

金某作弊中使用到的工具 Leela Zero,是免費的開源計算機圍棋程序,由比利時程序員 Gian-Carlo Pascutto 開發。

Leela Zero 的算法基於 DeepMind 在 2017 年發表的有關 AlphaGo Zero 的論文,它與 AlphaGo Zero 一樣,使用了蒙特卡洛樹搜索和深度殘差神經網絡算法,是不依賴於任何人類棋譜訓練出來的圍棋 AI。

Leela Zero 迄今已經完成自我對弈 2000 萬局

任何人,只要有一臺配置足夠的電腦,就可以讓 Leela Zero 成爲免費陪練,所以目前在普通棋迷中十分受歡迎。

但原本人們開發此類程序,是爲了幫助人們提高自身水平。如果被用作作弊利器,無疑違背了開發者的初心。

我們此前就曾在《教 AI 打牌打遊戲,不止是爲了戰勝人類》一文中,討論了人類開發 AI 遊戲程序的初衷。

一方面,遊戲是完美的人工智能算法測試場,通過遊戲驗證的算法,將被轉移到現實世界的應用中;另一方面,遊戲 AI 能夠幫助人類提升技能,幫助人類獲得更多的思路與靈感。

在這些研究中,開發者們最關注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技術的進步。

所以,如果人類最後只是爲了追求輸贏,而利用技術作弊,那就失去了科技原有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