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文壇中,納蘭性德跟李商隱兩人,都是悲情詩人中的代表。如果將納蘭和李商隱兩個悲情的詩人,把他們作品放一起,誰更勝一籌。下面我們來分析以下。

《畫堂春》(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這首詞的大意是今生今世我們明明是天作之合的一對佳偶,可卻偏偏被上天捉弄,叫我們兩處分離。我們互相思念、互相守望,卻又不能接近。藍橋相逢是件容易的事,可縱然我有那讓嫦娥不老的靈藥,也難以奔向月宮與她重逢。

納蘭性德是清朝最爲著名的詞人,所作的納蘭詞是我國文學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納蘭性德本是性情中人,加之其又敏感多思,詞風清新淡雅,哀愁清幽。這篇詩詞中,更是運用了大量歷史典故,如藍橋相遇和嫦娥奔月,一個是相逢相守,一個是天人永隔,對比之下,表明詩人心跡,當初相識是何等完美,而如今卻天各一方再難相見,只剩納蘭性德一人在原地,徘徊不前,苦苦追思當日佳人的面容,全詩以清新淡雅的筆墨刻畫出一位春日裏的相思人,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心上人的思念,也抒發了詩人願與心上人貧困相守,只求相伴的思想感情,納蘭性德身爲一位矜貴公子,能夠如此真誠地發願,祈禱與心上人貧困相守一生,足以見得他堅定的心意和磐石無轉移般的愛情。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午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的大意是裝飾華美的瑟爲什麼無端端的要有五十根弦?每一根弦,每一個弦柱都讓我不禁追憶起青春年華來。莊周曉夢,杜鵑啼血。茫茫滄海明月高高地照耀,而鮫人哭泣所流下的淚水都化爲了珍珠,藍田的太陽照耀着十分溫暖,玉石生煙。

李商隱是晚唐最爲優秀出彩的詩人之一,這篇詩詞更是他晚年的巔峯之作,詩詞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傳說以及象徵的手法,如此熟練,可見詩人文化底蘊的深厚,如莊周曉夢、杜鵑啼血、鮫人淚珠、藍田良玉生煙,這些典故傳說爲全詩營造出了一種含蓄華美卻又精緻美麗的意境,也蒙上了一層朦朧綺麗的傳說色彩。李商隱回憶過去的年華,追憶故去多年亡妻,心中頓時愁腸寸斷,不忍回首,他苦苦追思多年前亡妻的音容笑貌,但卻如同那些覆上了一層薄霧的傳說一般,朦朧不清,再也找尋不到了。全詩辭藻華麗優美,不僅表達了對亡妻的愛和痛失亡妻的惆悵,更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悲痛和無奈,只恨蒼天無眼,如今二人天人永隔。整首詩詞情真意切地歌頌詩人與亡妻之間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感情真摯,令人落淚。

這兩位詩人所作的愛情詩皆是感傷,且同樣運用了大量典故傳說,風格繾綣悱惻,構思新奇,縹緲清廖,讓人讀來心頭彷彿蒙上了層淡淡的憂傷,沉浸在詩人的清愁之中。

如果真要把兩首作品作爲一個比較,筆者認爲很難,比較兩人的遭遇不一樣,寫出來的作品自然不一樣。不知各位看官更喜歡納蘭詞還是李商隱的詩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