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會認錯嗎?不會!他這次的所謂認錯,不過是在“選情不妙”情況下的一種“策略”而已。亦或說是製造一個引起關注的“新話題”。目的自然是大選。況且,從他的言辭中也絲毫聽不出“認錯”的誠意。

當地時間7月19日,特朗普接受了《福克斯週日新聞》著名記者兼主持人克拉斯·華萊士的採訪。當華萊士問及美國傳染病首席專家安東尼·福奇的相關問題時,特朗普說:“福奇犯了一些錯誤,但我昨天與他有一個很好的詳盡的交談。他有點‘危言聳聽’,但這沒關係。”緊接着,特朗普話鋒一轉,承認在應對疫情上他也犯了一些錯誤,不過,特朗普卻又強調他“最終是正確的”。還說了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正確”的話。

也許是理解差異的問題,反正,個人認爲特朗普這不是在“認錯”。相反,他是在“倒苦水”,是在“推卸”美國疫情氾濫的責任,是在強調他是正確的。而之所以說了句無關痛癢的“我也犯了一些錯誤”,也只不過是在選情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下,所展現出的一種姿態而已。

不得不承認,特朗普確實是個“甩鍋”高手,同時還是個具有“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犟脾氣”。從他上任以來,不管是在修建美墨隔離牆問題上,還是在限制移民的政策上,亦或是在“通俄門”及“電話門”等問題上,他不僅從未妥協,而且也從未說過自己哪怕“一丁點”的錯誤。而在疫情問題上,他顯然更不會。因爲,疫情給美國造成的傷害太大,他不會承認是自己的責任,而且永遠不會。

截止7月20日23時,美國的新冠狀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3901026例,估計今明兩天就會突破400萬大關。疫情期間,美國股市曾連續發生四次熔斷,經濟自然也受到了“史無前例”的衝擊。儘管特朗普在3月份曾實施了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及疫情救助計劃”,也確實一度起到了穩定股市及經濟的作用。但現在看來,如果疫情繼續“氾濫”,如果不能再追加新的資金的話,美國經濟仍然會處於極度危險之中。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17日的警告性聲明,美國經濟在二季度將會萎縮33%,全年將萎縮6.6%。這樣的後果,特朗普肯定不會去承擔責任。即便是沒有選舉,他也不會承擔。因爲這個責任“太大”。

既然不想承擔這個後果及責任。辦法只有兩個。一是“推卸”。二是“復工和重新開放”。首先,在“推卸責任”問題上,特朗普早就做了。對外,在源頭問題上“抹黑”域外國家,在信息上將責任推給了世衛組織。但是,不管對外怎麼甩鍋,有一點卻是無法“甩掉”的。那就是美國自己在應對疫情的方法上肯定“有問題”,比如“重視不夠”以及說法的“前後矛盾”等問題。這個“責任”怎麼推卸呢?特朗普自然也有辦法。於是,日前,白宮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在《今日美國》上發表了一篇題爲《安東尼·福奇 在我與他互動的所有問題都錯了》的文章,將福奇在疫情期間的所有言論都進行了列舉。包括福奇在疫情初期的“不主張戴口罩”等言論。

納瓦羅的這篇文章一發表,美國媒體便猜測:特朗普將“撤掉”福奇,並將美國政府防疫不力的責任推給福奇。然而,從民意反應來看,並不理想。不僅對特朗普選情沒有幫助,反而給人造成了“沒有度量”的感覺。於是,特朗普做了兩件事。一是在離11月份大選僅有三個多月的情況下,“臨陣”換掉了他的競選團隊總經理布拉德·帕斯卡爾。二是安排了親特朗普的福克斯新聞的這次採訪。

特朗普安排這次採訪有三個目的。一是回應將“撤掉福奇”的傳聞。表明他不會“撤了”福奇。從而堵住了親民主黨媒體的嘴。因爲,特朗普一直都在指責這些親民主黨的媒體在製造“假新聞”。二是,對福奇採取的策略是“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也就是說:我可以不撤你的職,但你顯然有錯。一來顯示了特朗普自己的大度,二來也就順勢將責任推給了福奇。三是特朗普避重就輕承認自己“也有錯”,也就等於“改變”了過去“死不認錯”的形象,既造成了“知錯能改”的印象,同時還又表達了自己的“委屈”。這個委屈就是:你們現在都不理解我,其實我纔是“正確”的。

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並沒有說他具體犯了哪些錯。估計,如果華萊士“逼問”的話,他很可能會說“受了福奇的‘蠱惑’”。比如,他原來“不戴口罩”的問題。而現在他也戴口罩了!一來,原來號召人們不戴口罩,是福奇的建議。現在連他自己都戴口罩了,那就足以說明福奇有錯。這就是特朗普。他的“操作”就是這麼奇葩和直接。

特朗普如何才能證明自己“最終是正確的”呢?那就是“復工復產和美國重新開放”。從一個最基本的邏輯來說,特朗普肯定也不想疫情在美國蔓延。但是,由於他在疫情初期的“忽視”,以及美國人對待“自由與病毒”的奇葩思維,導致美國的疫情“一發即不可控”。特朗普的真實想法肯定是:既然已經“控制不住”,那倒不如索性“隨它去了”。只要控制好“死亡率”,然後再搞好經濟數據的話,不僅可以無須承擔疫情氾濫的責任,同時還可以依靠“經濟數據”贏得連任。何樂而不爲呢?其實,特朗普的這個想法,起碼在美國還是有點“基礎”的。因爲在美國,擔心經濟的人遠比擔心病毒的人多。

根據一家研究機構近日的民意調查,在疫情如此氾濫的情況下,擔憂經濟的美國人居然佔了54.3%,而擔心疫情的僅有35.6%。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美國人的思維別人“不懂”,其實反應出了美國人的人生態度。二是說明“不失業”在美國人心中的分量。也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沒有經濟的美國將“什麼都不是”。而特朗普自然深知其中的“奧妙”,所以他一直敢於“大談特談”復工復產。日前,美國衆議院已經通過了一項新的3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追加方案”,並已經轉到參議院進行討論。顯而易見,在剩下的三個多月時間裏,特朗普必將更加不顧一切的“擼”經濟數據,爲他的連任“背水一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