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特朗普現在已經“走投無路”了,那他會不會主動辭職呢?其實,特朗普現在每天都“精神飽滿”,像極了一隻“好鬥的公雞”。而以特朗普“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性格,即便是“走投無路”了,他也不會“主動辭職。”況且,他也並非是“走投無路”。

對於特朗普來說,辭職就意味着“投降”。他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僅如此,現在,民主黨方面最擔心的卻是:一旦在11月份大選中特朗普敗了的話,他是否會“不交權”,是否會“賴在白宮”不走的問題。日前,已經有多位民主黨高層談及了這個問題。

據《每日郵報》報道,上週一,希拉里參加了《每日秀》節目,主持人問希拉里:如果特朗普輸了,他是否會質疑整個選舉過程的合法性?希拉里回答說:“如果他輸了,他會不會安靜的離開?我認爲這個問題很有必要。我們必須爲此做好準備。”希拉里的話已經很直白了,那就是她也“擔憂”敗選的特朗普會找個“理由”不交權。試想,這樣的特朗普會主動辭職嗎?

應該說,在民主黨方面,最瞭解特朗普的莫過於希拉里了。因爲,2016年的那場大選,對於希拉里來說,可謂是“刻骨銘心”。在競選過程中,在策略及辯論問題上,希拉里對特朗普算是徹底“領教”了。

很多人肯定都還記得2016年美國那場“驚心動魄”的大選。一方是擁有過第一夫人“頭銜”,有過國務卿經歷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 。而另一方則是億萬富翁(在美國的富翁中也只是一般化),但卻沒有過一天從政經歷的“政治小白”,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那時,希拉里的民調一直“碾壓式”的領先特朗普。國際輿論也認爲希拉里將“躺贏”。然而,希拉里最後卻是“空歡喜一場”。

對於敗選,希拉里直到現在仍然耿耿於懷。每當與人談起這個問題時,希拉里總是“咬牙切齒”,一直“不服氣”。特朗普的任期已經馬上就要結束了,可是,居然還沒有等來希拉里的一句祝賀。顯然,特朗普將希拉里傷得太深了。

希拉里以及民主黨一直“不服輸”有三個原因。一是特朗普的“通俄門”之嫌。民主黨一直指責特朗普與俄羅斯方面“有貓膩”,所以,在整個選舉期間,俄羅斯的媒體都“齊刷刷”的貶低希拉里,力挺特朗普。二是特朗普競選團隊利用了希拉里的“郵件辦公”問題大做文章,導致一些中間選民臨時“改弦易轍”。三是希拉里認爲特朗普“太壞”,在與希拉里競選辯論時搞“小動作”,導致希拉里的演講“大失水準”。關於這個問題,希拉里多次講述過當時的“情景”。

在2016年的一場大選辯論中,主持人開場白過後即離開了講臺,讓希拉里與特朗普自由演講和自由辯論。當時,由於辯論涉及了一個法律有關的問題,對於特朗普來說,顯然是弱項。而對於希拉里來說,恰恰是“得心應手”。因爲,希拉里本來就是律師出身。於是,出現了下面的一幕:當希拉里演講時,特朗普慢慢的“挪”近希拉里,一直近到希拉里能夠聽見特朗普的“喘氣聲”(希拉里自己的描述)。於是,希拉里“心煩意亂”了!演講的發揮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正因爲此,希拉里嘲諷特朗普爲了“總統職位”可以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特朗普自然也不會主動辭職。

特朗普是億萬富翁,他當然不差錢。可以很肯定的說,特朗普挖空心思“上位總統”絕非爲了錢。好聽的說,特朗普是爲了體現自己的價值。不好聽的說法則是“過個總統癮”。特朗普早在競選時就承諾,如果他當選,將不領總統工資,這一點他還是兌現了。現在,特朗普只是象徵性的領取一美元年薪。而他的女兒伊萬卡雖然也有白宮顧問的“頭銜”,但卻是沒有一分錢工資的。當然,也有人認爲特朗普雖然不拿工資,但在未來,特朗普的家族企業卻會“受益匪淺”。其實,話又說回來,他即便是領了總統年薪,難道他當過總統的影響力就不在了?所以說,那樣的說法也未必辯證。總而言之,這麼渴望當總統的特朗普不可能“主動辭職”。

其實,關於特朗普“走投無路”的說法,也同樣值得商榷。之所以有這個說法,應該是指美國的疫情氾濫以及“反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給特朗普帶來的民調落後。對於新冠疫情,美國確實是世界“第一”。截止7月20日18時,美國的新冠確診病例爲3898639例,死亡143289例。日增確診病例一直都在7萬左右,有的單日新增病例甚至接近了10萬例,確實非常恐怖。不過,由於特朗普一直在“甩鍋”,對外甩鍋給其他國家,對內甩鍋給民主黨。而且,特朗普抓住了美國人不願被“束縛”,“害怕失業”這兩個心理。所以他“不顧一切”的“復工復產”。其實,在美國國內,並不是全部民衆都指責特朗普“防疫不力”。所以他並沒有到“走投無路”的境地。

在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之死所引發的大規模抗議問題上,特朗普曾試圖動用軍隊鎮壓的言論確實使特朗普處在了風口浪尖。不過,在這個問題上,對特朗普的影響也並非是“顛覆性”的。一來特朗普只是嘴上說說,實際上他並沒有動用軍隊鎮壓。二來,美國“白人優先”是根深蒂固的問題。而非裔這樣鬧,反而可能會使大部分白人的內心更加“歧視”非裔,只是因爲美國目前的政治正確而保持沉默而已。而特朗普口中的這些“沉默的大多數”,很可能會決定特朗普的最終命運,即大選。

由於疫情氾濫及“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這兩起事件,導致特朗普的支持率落後於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不過,這個民調支持率的“含金量”並非很足。儘管看上去特朗普似乎已經“必輸無疑”。但熟悉美國選舉“內情”的一些專家認爲,特朗普仍然有“翻盤”的可能。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美國的政治生態從總體上來說是“右傾”的,這顯然有利於特朗普。二是民主黨在“反種族歧視”問題上的政治正確雖然會得到了非裔的力挺,但也很可能會得罪那些“沉默的大多數”(白人)。三是距離大選還有三個多月,什麼樣的情況都可能會發生。當年,希拉里對特朗普的優勢遠比現在拜登對特朗普的優勢大,但最終卻是特朗普贏了。所以說,特朗普目前並沒有到“走投無路”的地步。而以他對總統寶座的渴望,以及他的“秉性”,特朗普是不可能主動辭職的。至於11月份的大選,那隻能是拭目以待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