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尿毒症患者數量的增加

透析患者也逐漸增多

每週2-3次的透析

往往會使得患者的血管很受傷

由於長期透析導致自身血管無法再承受時

有一種人工血管應運而生

年近7旬的吳老伯就是人工血管的受益者

吳老伯血透8年了

1年前,他的血管已經不能再承受透析

於是在蘇州科技城醫院腎內科接受了人工血管內瘻手術

不久後便返回江西老家進行透析治療

可誰知前兩天

吳老伯發現他的人工血管內瘻摸不到震顫

(正常是可以摸到震顫感的)

懷疑是堵塞了

於是來到腎內科就診

經檢查發現

吳老伯的人工血管內瘻確實堵塞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

本應該2天做一次透析的吳老伯

已經3天沒有透析了

血鉀指標已升至7.1!

要知道,高鉀有可能會導致心臟驟停!

此刻的吳老伯已經無法承受手術

於是該院腎內科主任侯國存決定

在足背動脈穿刺後進行1小時的血透

把血鉀指標降下來

然後再行AVG切開取栓輔助腔內球囊擴張術

經過手術

侯國存在吳老伯的人工血管內

取出了不少血栓

術後進行4小時的正常血透

流量恢復正常

那爲何吳老伯的人工血管內

會有這麼多的血栓呢?

侯國存介紹說

人工血管內瘻需要每3個月隨診

但是吳老伯自從做完人工血管內瘻後

就直接回了老家,從未做過隨診

這才導致血栓積瞭如此之多

如果吳老伯可以3個月隨診一次

一旦發現有狹窄

可以立即通過球囊進行擴張

也不至於聚集如此多的血栓了

侯國存說其實隨着尿毒症患者增多

人工血管內瘻必將成爲一種趨勢

目前人工血管內瘻手術適應症包括:

●上肢血管纖細無法制作自體內瘻

●反複製作內瘻使上肢動靜脈血管耗竭

●由於糖尿病、周圍血管病等使上肢自身血管嚴重破壞

●原有內瘻血管瘤或狹窄切除後需用移植血管搭橋

侯國存

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醫療特長:腎功能不全一體化治療,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建立,維護和併發症處理,血液透析患者管理,腎活檢病理學,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救治。

學術兼職:內蒙古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學術科研:於《Journal of vascular access》,《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等雜誌發表多篇有價值論文共30餘篇,現主持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1項,包頭市醫療衛生科技發展基金2項。

腎內科目前涉及病種有腎病綜合徵、急慢性腎炎、急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繼發性腎臟病、各型泌尿道感染、腎結石、腎性高血壓等,及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等;開展腎穿刺活檢術、動靜脈內瘻成形術、自體血管移植內瘻、內瘻併發症PTA介入等治療、腹透置管等手術;開展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血液淨化中心有進口血透機器31臺,免費開展透析中康復運動。開展連續性腹膜透析治療成功救治了急性心力衰竭等患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