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大費/文

上海,正在嘗試將共享單車關進籠子!據媒體報道,近日,奉賢區聯合阿里系的共享單車企業哈囉出行,開始試行藍牙電子圍欄技術,通過在地面設置“藍牙道釘”,可以高精度識別車輛有沒有準確停放於車位。如果沒有停放到位,將無法上鎖,也就無法完成交易,就會一直不停地繼續收費,從而倒逼用戶規範停車。

爲解決最後一公里應運而生的共享單車,從起初的野蠻生長,到後來的多敗俱傷,有的企業從此鬥殘了。目前,市場競爭正在迴歸理性,市區大多是摩拜與美團,市郊基本被哈囉單車佔領,一紅一黃一藍,正在進入一個平衡與穩定期。

街道兩側的共享單車,曾經停放得東一輛西一輛,有些地方甚至影響到人員與車輛通行,將市容也摧殘了一遍。後來,花了一些力氣整治,情況逐步好轉,但是,人力管理的成本到底偏高,現在正在向智能管理的方向探索。

藍牙道釘是個不錯的方法。記得《西遊記》中,有類似的場景,取經團隊在西行的路上,孫悟空出去化齋,又擔心團隊安全,於是用金箍棒在唐僧、八戒、沙僧周圍,畫了一個大圓圈,告知師父和諸師弟,在圓圈內就是安全的。“藍牙道釘”,相當於是孫悟空畫的圓圈,圓圈以內是一個安全區域。

目前,僅僅是初步試行,可以預見,如果全面推行,共享單車的使用規則將會因此而改變,不再是推了就走,放了就跑,而是納入一套有秩序的管理體系,雖然使用起來,將不如以前方便,但是,方便與秩序從來就是一對矛盾,過度強調秩序,就會失去方便;過度強調方便,又會亂了秩序。科學的管理方法,就是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形成兼顧。

自從共享單車問世以來,有人叫好,也有人一直持反對態度,我的個人意見屬於前者。對於一些社會新生事物,理應保持開放與寬容的心態;同時,對於新生事物的管理,也應該做到先放而後治,這個特點,可能是中國經濟取得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先放而後治的發展模式,最大的好處,可以給社會發展帶來無窮的活力,產生大量創新經濟。弊端當然也很明顯,比如初期不可控、存在無序發展、將很多地方變成龐大的試驗場。

儘管有着這些弊端,也應該看到,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活力之源,正來自於這片巨大的、廣袤無垠的、充滿活力的試驗場。如果全部都像西方國家那樣穩中求進、制度先行,一個新生事物往往需要一羣人反覆論證數年或數十年,自己就將自己縛住了手腳,決不會產生中國這般的速度與效率。事實已充分證明,30年多間,中國成就驚人,西方原地踏步。一個重大的祕訣,就是摸着石頭過河,先放而後治,先試而後管。

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如果想要繼續取得快速發展,保持對新生事物的開放與寬容,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尤其在科技創新與商業發展相結合的領域,更加應該如此,在發展中求完善,而不是先完善再發展。不宜用重重疊疊的規則,束縛住創新發展的原始衝動與無限活力。儘管創新發展有可能會產生一些代價,那也是發展中的代價,反過來看,發展速度減緩所付出的代價可能更高,唯有快速發展,才能抓住時間與機遇的窗口。

上海,從共享單車的出現、發展、治理與規範的過程,應該是對科創經濟發展持包容態度的一個縮影。各地的共享單車從野蠻生長到有序管理,也應該是中國經濟迅速騰飛的一個小微的、但是卻絕不容忽視的縮影。

推薦閱讀:

大疫情時代,中國經濟耀眼復甦有哪些重大意義?

印度民間自發抗疫,砒霜飲料遭到瘋搶!

我在部隊時曾親歷的幾次抗洪搶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