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語博大精深,而關於喝酒的俗語更是多不勝數,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是“酒不上臉,爲人陰險”,這是爲什麼呢?爲什麼還能通過喝酒上不上臉來看一個人的品行呢?

酒文化在我們生活中其實是很常見的,不管是辦事情還是平常聚會,都肯定少不了酒來助興,,而且很多人的交情都是從酒桌上面接下來的,很多人認爲喝酒就要喝的痛快,不能小氣吧唧的喝一點點,有些人一喝酒就上臉,有些人喝再多酒,什麼感覺也沒有。

喝酒是否上臉的問題其實可以通過科學進行解釋,主要還是要看個人體質,酒精產生的乙醛會導致皮下的毛細血管擴張,在臉上的話,就會顯示出面色變紅的現象,這既然可以用科學來解釋,那爲什麼還會說喝酒時不上臉,是陰險的表現呢?

在酒桌上的人,基本上都是比較能喝的,這些人一般都有一些“絕技”,比如喝酒喝一半,與人碰杯的時候,故意灑出去一些酒,再或者是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酒換成雪碧,喝到最後也不會上臉,關鍵是全程參與度很高,所以有這種說法是“酒不上臉,爲人陰險”。

雖然這種行爲在真正的酒桌上是不被人所接受的,但其實也不到“陰險”地步,很多人的確是那種不怎麼喝酒,爲了面子或者是情誼,只能做出類似的動作,這個其實是沒啥問題的,比較陰險的是那種自己用辦法少喝酒,但是卻藉着這個光一直強調讓別人多喝酒的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