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有能力載入中國互聯網歷史的;從當初的做全球生意的阿里巴巴,到後來只做國內生意的淘寶(孫彤宇:淘寶創始人);從這裏開始展翅飛翔,扶搖直上九萬里,憑藉着電商業務和深圳馬幾億用戶的QQ微信相抗衡且不相上下!

深圳馬爲代表的騰訊與杭州馬爲代表的阿里巴巴,前幾年也是出了不少讓坊間津津樂道的正面硬鋼,從小打小鬧升級到真金白銀的白熱化……當年的美團和大衆點評網殺得難解難分;再有後來的快滴打車和滴滴打車,幾十億的真金白銀往裏扔,一衆喫瓜羣衆也是樂於參與其中。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深圳馬換了策略,我不和你正面硬鋼,勞神費力的,我扶持小輩來圍剿你,正所謂蟻多咬死象;現在看來,深圳馬着實技高一籌!深圳馬投資的企業也開始了對阿里巴巴的正面圍剿,誰難受誰知道!

首先:美團壓着餓了麼打,阿里也是着急,手下的餓了麼不給力,只好讓大兒子支付寶親下戰場和美團正面PK,這裏參考今年支付寶的使命:數字生活平臺。劍指美團……

美團

其次:京東是拉着天貓打,爲什麼說是拉,因爲京東距離天貓差距不小,天貓瞧不上京東的體量;每次活動的時候京東總是含沙射影對比天貓,天貓根本不搭理;雖然如此,但京東在騰訊幾年如一日的流量扶持下,雖然進步緩慢,但也已“成年”,有了自己的實力!

再有就是拼多多了。爲什麼筆者會認爲阿里巴巴慌?拼多多是其一,拼多多是怎麼崛起的?在短短的幾年就走過了京東十幾年的路,並且還把京東拋在身後逐漸逼近阿里巴巴腹地;有人會說是淘寶創始人的孫彤宇參與,騰訊的流量扶持等等……

但筆者卻認爲拼多多的崛起離不開阿里巴巴的神助攻!爲何?或許是因爲阿里巴巴的驕傲,或許是張勇蔣凡的成功矇蔽了馬雲的雙眼,或許是在紐交所上市帶來的質疑,或許是馬雲想在國際上爲阿里巴巴正名,多個理由匯聚成一個目的,就是扶持天貓,對於假貨氾濫的淘寶C店談不上放棄,但已經對天貓有了扶持偏袒,淘寶就可想而知了,四年前淘寶店主想報個聚划算誰知道有多難,基本都是天貓商家的聚划算。筆者一直認爲阿里巴巴的成功是源自於淘寶,淘寶是阿里巴巴成長的土壤,後期阿里巴巴發展的一切都是源於淘寶的成功,然而;在某個成功階段,忽然無比嫌棄這個土壤,真的太土了……與自己如今的身份完全不匹配,我要打造一個品牌,無假貨的天堂---天貓商城!

與此同時,彷彿被阿里遺忘的淘寶還在那裏,逐漸失去生機;拼多多就此崛起,拼多多和最初的淘寶多麼的像,完美複製了淘寶;然後又攤上了這天時地利人和,想不飛都難!淘寶的用戶,五環外的用戶輕鬆的被熱忱的拼多多逐漸籠絡。當阿里巴巴開始正式拼多多的時候,應該很難受吧,自己把原本屬於自己的用戶親手推給了對手,扶持對手成長,成長爲如今的巨頭。阿里這時可能纔剛剛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在極端的時間內推出了淘寶特價版,但天時地利人和的局勢已然不在了……

拼多多是騰訊扶持的最完美獵手,對阿里巴巴的圍剿侵蝕,筆者認爲是遠遠大過於美團的。阿里巴巴本身就是電商出身,電商纔是阿里巴巴的大本營,結果大本營腹地都快被攻佔了,能不慌嗎?

拼多多有多成功?從東家騰訊這也能看出端倪,騰訊看着拼多多成長這麼快,想必是眼紅了,激動的又親自下場拾掇起了電商,QQ的電商直播,微信在中的微信小店……

阿里巴巴慌了嗎?

阿里巴巴公認的錢袋子阿里媽媽,鑽展、直通車、淘客都源於阿里媽媽,各種推廣費收的不亦樂乎,前幾年是躺賺啊,都知道騰訊遊戲賺錢,你怕是不知道阿里媽媽有多賺錢,又有多麼輕鬆的賺錢……但今年看來,阿里媽媽不像以前那麼瀟灑了。淘寶和天貓的流量獲客成本太高了,現在最大的流量池在哪裏?在抖音和快手!還是免費的,那誰還花錢去阿里媽媽買流量?

阿里巴巴

抖音與快手的引流,助力了一大波電商的崛起,抖音和快手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也都開通了自家的小店,但結果等同於虛設,下一步電商怕是沒有那麼容易再獲取抖音和快手的超級流量嘍……

到這裏不難看出,阿里巴巴的錢袋子,阿里媽媽爲什麼有點慌了吧?什麼,要證據?7月20號是阿里媽媽結算淘客佣金的日子,昨天對於淘寶客來說是個炸鍋的日子,阿里媽媽的淘寶聯盟瘋狂的提高服務費,綜合扣除費用達到了30%,基本上就是你辛苦推廣幫淘寶天貓賣貨2萬塊,獲得了1000塊的佣金,阿里媽媽再來割一刀拿走300,給你留700,大體是這樣。

筆者拿到的淘寶聯盟淘寶客的佣金結算截圖,上圖最新7月份結算的佣金,專項服務費扣除了482元,不難算出這個扣除的比例大致在28%。

就是說,淘寶聯盟我要提高專項服務費了,沒有什麼理由,就是提高了,提高20%!這就有意思了,先不說你什麼理由都不給,就單方面隨便提高服務費也不問淘寶客受不受得了;就說阿里媽媽爲何偏偏拿淘寶客開刀?還不是因爲現在帶貨的主力都是各大內容平臺,尤其以抖音和快手爲最!之前躺賺的阿里媽媽能甘心?啥也不說了,先一刀再說,反正你們也是從我這帶貨的,我多收點過路費而已,沒有任何理由!就這麼硬核。在佩服阿里媽媽如此豪橫霸道的同時,筆者想到的也有它,阿里媽媽是不是也慌了?不知道這屬不屬於壟斷啊?

最後,筆者想說,在這個變化非常非常非常迅速的時代裏,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能長久的成功,唯有變化,追隨時代的變化,引領變化纔能有更大的希望成功且持續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