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7月2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沖擊,我國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爲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企業家座談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正當其時。疫情已經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全球各國、各地區都面臨着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的雙重考驗。毫無疑問,中國目前在兩門"科目"上的成績都居於世界前列,"情況比預料的好"。二季度GDP由負轉正,就是最明顯的證據。

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一道道曙光將陸續出現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尤其是剛剛取得優異戰果的北京"戰疫",再次展示了中國力量,驗證了中國抗疫方法論的有效性。

但挑戰依然嚴峻,任務依然繁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這樣不利的外部環境我們無從選擇而只能直面。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目的不是熬過難關,而是轉危爲機,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爲中國接下來的發展道路指明瞭方向--"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在歷史重大關頭做出的重大抉擇,必將起到消除疑慮、凝聚人心的作用。

目標明確了,如何抵達目標還需要具體的方法、路徑。答案同樣是清晰、堅定的: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各類市場主體是改革開放的主要參與者、受益者,是疫情衝擊的直接承受者,是中國社會每次突破困阻、打開新局面的重要依靠。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將市場主體提升到了"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的高度,應引起各地區各部門的充分重視。無論減稅降費、減租減息等紓困惠企政策的落實,還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打造,抑或親清政商關係的構建,都是爲了做好服務、搭好舞臺,最終是要讓市場主體成名成角、唱出好戲。

只有各類市場主體全情投入、沒有後顧之憂,企業家以恆心辦恆業,國內超大規模市場才能迸發出超大能量,成爲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的底氣與後盾。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正是"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這樣我們就能在任何時候都有主動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文章